摘要:种胡萝卜,很多人以为把种子撒下去就完事,不需要多少管理,可等到收获时才发现萝卜又细又小,还分叉、裂根。
种胡萝卜,很多人以为把种子撒下去就完事,不需要多少管理,可等到收获时才发现萝卜又细又小,还分叉、裂根。
其实根本原因大多出在苗期管理上。
会种胡萝卜的菜友都知道胡萝卜苗期是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关键,这个阶段管理不到位,后期再怎么补救都难有好收成。
今天我就结合我多年种植胡萝卜的经验,把胡萝卜苗期最关键的5点管理讲清楚,您只要照着做,新手也能种出表皮光滑、个头饱满的胡萝卜。
一、及时间苗,避免幼苗“挤着长”
胡萝卜种子细小,很多人撒的时候容易撒在一堆,出苗以后很容易长得密密麻麻,这个时候必须及时疏苗。
第一次间苗要赶早,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动手,重点拔掉长得过密、瘦弱、叶片发黄或畸形的幼苗,让留下的幼苗之间保持3-4厘米的间距。
很多人觉得幼苗还小,舍不得间苗,结果幼苗挤在一起,互相争夺光照、水分和土壤里的养分,每一棵都长得又细又弱,后期根系也难以膨大。
我们间苗时不用怕拔多了,一定要保持合理间距,才能让每棵幼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为后期长粗打好基础。
二、合理定苗,给根系留足膨大空间
第一次间苗后,幼苗会继续生长,等到长出5-6片真叶时,就要进行第二次间苗,也就是最终定苗。
这时候要根据种植的胡萝卜品种调整株距,小型品种株距保持8-10厘米,中大型品种则要留12-15厘米的间距,同时把病苗、弱苗彻底清除干净。
定苗的间距直接影响胡萝卜的大小,间距太近,根系生长时会互相挤压,容易长出分叉根、弯曲根,品相和产量都会受影响。
定苗时可以用小尺子简单测量,也可以用手大致估量,确保间距均匀,后期胡萝卜才能长得顺直又粗壮。
三、控制水分,避免忽干忽湿
胡萝卜苗期根系较浅,对水分敏感,既不能缺水,也不能积水。
日常管理中要保持土壤表层湿润,用手抓一把土,能捏成团、松开轻轻一碰就散,就是最合适的湿度。
浇水要少量多次,每次浇透但不积水,避免土壤长时间干旱后突然大量浇水。
土壤忽干忽湿是胡萝卜苗期的“大忌”,干旱会导致幼苗萎蔫、生长停滞,突然大水漫灌又会让根系吸水过快,不仅容易引发烂根,还会为后期裂根埋下隐患。
种菜爱好者大部分是露天种植,所以下雨后要及时检查排水,避免积水;阳台种植则要控制浇水量,别让花盆底部有积水。
四、少施氮肥,防止叶片“疯长”
胡萝卜苗期不需要太多肥料,尤其是氮肥,一定要控制用量。
如果播种前已经在土壤里施足了腐熟的农家肥或缓释肥,整个苗期基本不用额外追肥;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可少量施一点磷钾含量高的薄肥,绝对不能单施尿素、人尿等氮肥。
因为氮肥过多会让胡萝卜叶片“疯长”,叶片长得又大又绿,消耗大量养分,而地下的根系却因为养分供应不足,长得又细又小,出现“只长叶不长根”的情况。
总之,苗期施肥的核心是“控上促下”,让养分集中供应根系,所以肥料要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根系发育。
五、及时除草,减少养分争夺
胡萝卜苗期生长速度慢,而杂草生长迅速,一旦杂草冒头,就会和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还容易藏害虫,引发病虫害。
所以每次间苗后,都要顺手把田间的杂草拔掉,除草时要小心,别碰到胡萝卜的幼苗和根系,避免造成损伤。
除草不能等杂草长得太高再动手,小杂草根系浅,容易拔干净,长大后根系扎得深,拔草时很容易带起土壤,伤到胡萝卜幼苗。
如果种植面积较大,也可以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稻草,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又能保持土壤湿度,一举两得。
胡萝卜苗期管理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很关键,间苗、定苗决定后期产量,水分、肥料影响根系发育,除草则能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损耗。
我们只有把这5点充分做到位,幼苗就能长得健壮,后期根系膨大顺利,才能有好的收获。
我是自然农哥,一个喜欢种菜、养鸡的80后农民。您要是觉得有用,就转发给爱种菜的朋友吧,让我们一起轻松、快乐地种菜!
来源:自然农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