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们打仗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飞机、火箭、无人机……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了!”“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坚持锻炼身体,长大后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建设祖国!”……
“以前我们打仗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飞机、火箭、无人机……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了!”“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坚持锻炼身体,长大后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建设祖国!”……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轰鸣的礼炮和雄壮的阅兵号角不仅响彻北京天安门广场,也激荡在南海之滨的汕头——从抗战老兵家中的电视机前,到小学校园明亮的教室里,跨越代际的同一声感慨,让“传承”二字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老兵歌声中的力量、孩子惊叹声里的向往,更是那句笔尖流淌的“让祖国更强大”的共同承诺。
历史的回响:老兵家中的泪光与歌声
在汕头金平区金砂街道一处安静的家中,96岁的抗战老兵陈泉彬与其家人、金砂街道工作人员围坐在侧,共同等待那神圣一刻的到来,一份历经烽火淬炼的庄重感,弥漫在整个房间。
陈泉彬与家人、金砂街道工作人员一起观看阅兵仪式
当屏幕上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尤其是看到那些曾只能在梦中想象的先进武器时,陈泉彬老人突然挺直佝偻的脊背,目光变得格外深邃,仿佛穿越回八十年前那小米加步枪的峥嵘岁月。看到激动之处,老人甚至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那首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歌声虽不似当年洪亮,却字字铿锵,饱含力量。
陈泉彬当兵时的照片
据悉,陈泉彬出生于1929年11月15日,退休于汕头市中外运有限公司。1944年至1945年9月期间,他参加了英勇的抗日战争,亲身经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八十载,但老人对当年的抗战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陈泉彬与战友的合照与电视里的现代解放军英姿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中国。”陈泉彬声音微颤,却异常坚定。他动情地对比着今昔:“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先烈,要不忘初心,永远前进、前进、前进进!”这朴实而有力的话语,是一位亲历者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后来者最殷切的嘱托。在场的家人及街道工作人员无不动容,他们握着老人的手,轻声承诺着对历史的铭记。
未来的承诺:小学校园的专注与惊叹
同一时刻,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604班的林锴泽正攥紧因激动而冒汗的小拳头,学校报告厅的大屏幕里,参阅部队战士的军靴踏出惊雷般的回响,他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屏幕上的每一个方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要认真学习,坚持体育锻炼,将来也要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师生集体收听收看阅兵仪式
当天,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组织师生集体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学校的报告厅和各班教室化身成为一个个观礼会场,当英姿飒爽的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时,孩子们的小脸绷得紧紧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而当屏幕上首次亮相的国产新型主战装备轰鸣驶过,教室里更是瞬间爆发出一阵阵抑制不住的惊叹和雷鸣般的掌声。
汕头龙湖区丹霞小学师生收听收看阅兵仪式
事实上,这份震撼与自豪并非偶然。丹霞小学将观看阅兵作为秋季开学系列教育的重要一环。就在两天前的开学日,校长纪胜辉以“丹心立志 胸怀家国”为主题,为全校师生讲述了抗日英雄郑松涛年仅22岁就为抗战胜利英勇献身的故事。当讲到郑松涛在酷刑下仍高呼“抗战必胜”时,许多孩子红了眼眶。这堂深刻的“思政第一课”,早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使得他们在观看阅兵时,感受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精神的洗礼与延续。
孩子们收听收看阅兵仪式时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军叔叔、阿姨们整齐的步伐,他们连抬腿高度都分毫不差,当镜头推近他们的面庞时,我注意到那些叔叔阿姨们的汗水正顺着脸庞滑落,可他们的眼神始终直视前方,目光十分坚定!”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402班叶凤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小学生,她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坚持锻炼身体,长大后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建设祖国!
“观看阅兵仪式后,我深感振奋。这次阅兵仪式展现出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壮大,更是国家科技与人才实力的缩影。这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让我深感教育使命的光荣——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祖国的栋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会坚定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大队辅导员陈晓洵动情地说。
当天的阅兵仪式结束后,丹霞小学的孩子们依然激动地讨论着观看感受。许多学生还在自己的记录本上郑重写道:“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文、图 | 记者 赵映光 蚁璐雅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