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包括盛大阅兵,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包括盛大阅兵,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45-2025
师生集体收看实况直播
同济大学师生以各种方式收看纪念活动实况直播。学校组织正在参加军训的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在四平路校区大礼堂、教学北楼集中收看,校党委书记郑庆华等校领导在大礼堂与同学们一道观看直播盛况。
同济人在现场
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培养对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姚启明和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睿受邀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
当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和最尖端的国防装备从面前威武行进时,姚启明心潮澎湃,瞬间热泪盈眶。她说:“这场气势磅礴的盛典向我揭示了通向成功的真理:只要方向正确,找准关键突破口,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再艰难的硬仗我们都能打赢,再落后的领域我们终将实现超越。我必将今日之所感传递给更多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未来,我将继续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以守护生命安全为使命,在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用更多‘中国创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同济师生的代表,作为全国28.1万专兼职辅导员的代表,李睿表示,能亲身参与阅兵观礼,感到无上光荣,更感责任重大。党旗所指,心之所向。伟大祖国,向世人展示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强决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18年来,同济大学始终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作为辅导员——离学生最近的人,要常怀赤子之心,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担负起引领青年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重任,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同济师生反响热烈
师生们纷纷表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们要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团结奋斗,挺膺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同济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同济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80多年前,同济师生以“医工救国”的信念,辗转九省坚持办学,师生踊跃报名投笔从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今天,同济大学正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为突破口,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优化学科布局,塑造“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学校主动谋划大科学项目,推进极端环境建造、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韧性城市科技等前沿研究,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坐标系。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拔尖卓越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表示:天安门广场庄严恢弘的纪念大会与检阅仪式,既是对历史烽火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民族复兴的壮丽誓言。阅兵式充分展现了国力军力,鼓舞了军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大国担当。
回忆抗战年代,同济大学六次迁校,坚持“医工救国”初心不改,肩负“教育兴邦”重任不忘,为文化抗战、科教救国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同济大学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同济有为”新篇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刘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纪念大会是一堂历史教育课、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是一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回望历史,同济等高校于抗战烽火中坚守学术,以军工报国,用行动诠释“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
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更需锚定育人方向,以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为契机,用家国情怀厚植青年“强担当”,用严谨学风锤炼学生专业“硬实力”,引导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中,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大任、能扛起民族复兴未来的栋梁之才。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表示: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当看到大国重器,特别是各型先进战机腾空而起时,既激动又自豪,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践行“空天报国”崇高使命,坚持以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为建设航空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熊岚: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心潮澎湃,既深感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这场盛大阅兵,不仅彰显了我国强劲的国防综合实力,更体现了科技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学院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计算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将引导全体师生铭记伟大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立德树人、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积极谋划和推动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引导青年学生铭记缅怀历史、挺膺担当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用好遵义会议纪念馆-同济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善用红色主题馆校协作“大思政课”,通过学科竞赛、《四史新讲》在线必修通识课、“身边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系统集成路径,把伟大抗战精神分解为“具体具象”“有形可感”“有情有义”的要素图谱,有机融入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核心章节中,讲清伟大抗战精神“是什么”的精髓要义,激发学生“为什么”的内在情感认同、“怎么做”的外在行动自觉,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启迪书院2025级工科试验班(卓越计划班)本科生杨家惠:今天,我们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阅兵式上新型武器装备和高水平实战化编组,充分展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与军威的雄壮。作为新时代同济青年,我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要永远铭记历史,致敬为民族独立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珍惜学习时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土木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总团长王奕霖: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前,我的内心就充满期待。当铿锵的正步声响起,一下子就唤起了我曾经支教的记忆,那时候,我和孩子们一遍遍练习升旗,每当看到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时,我们都会欢呼呐喊,爱国的种子悄然深植心田。作为新时代的同济青年,我将铭记抗战历史,自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也将立足专业,矢志创新,将个人所学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数学科学学院2024级直博生、退伍大学生南昱州:看到广大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与最新式的装备展示,我油然而生强烈的归属感,不禁回想起自己曾在部队摸爬滚打、挥洒汗水的奋斗岁月。那段历练虽艰苦,却让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真正含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无数先烈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愿将军旅磨砺出的坚毅精神融入科研与学习,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把爱国情怀化作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