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富甲一方的缅甸,如今为何穷困潦倒?在英国和苏联找原因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3:22 1

摘要:扒开近代史,英国这个只有全球1%领土的岛国,为何能贡献世界90%的影响力,她殖民的78个国家,现在依然有56个国家留在英联邦。她就像世界走向的指明灯,每次世界大势模棱两可时,她总能站在历史方向的准线上。

假如将来,你在世界迷失方向,犹疑不决时,一定要占在英国佬一边,他们擅长做选择题,从没选错。这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给土耳其后世的醒世良言。

扒开近代史,英国这个只有全球1%领土的岛国,为何能贡献世界90%的影响力,她殖民的78个国家,现在依然有56个国家留在英联邦。她就像世界走向的指明灯,每次世界大势模棱两可时,她总能站在历史方向的准线上。

我们可以参照沙俄到苏联,每次对外战争,只要站在英国的对立面,没有不输得裤衩都不剩的,反之都取得了胜利。

本文要讲的是,英国和苏联两个玩家,他们都曾经控制过缅甸,各自都塑造出什么不同的缅甸呢?

现在各民族战山为王的缅甸 ,到底有多贫穷?大批劳力靠出国卖苦力,大批无业游民靠抢金矿,玉矿碎渣糊口,通胀率高达40%,而且还在继续崩盘,90%的缅甸民众挣扎在极度贫困中,已经陷入资源分配不均而动乱,动乱又加剧贫穷的死循环。

令诸君咋舌的是,同一个缅甸,同样的资源,同样的地理位置,二战前后的百年里,它曾是亚洲之星,周围都在眼馋缅甸的伦敦化,何以二战后像吃了泻药一样,陷入无休止的贫穷和动乱

和中国一样,缅甸在十九世纪初,也是被英国殖民者用大炮敲开大门做买卖的,和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只有北边部分土地被沙俄占领,还有东边零星土地被西方霸王租借,主体还在大清的手里,缅甸没有战略纵深,武器落后,提挡不住英军的坚船利炮。

贡榜王朝以前,缅甸是由下缅甸的农奴制和上缅甸的土司混成,属于非常落后的小农耕社会。英国人在印度开办东印度公司后,从印度穿越缅甸平原和崇山峻岭,发现缅甸有丰富的金矿,翡翠,玉石,天然气,木材,还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劳动力。

这么丰富的资源,缅甸人居然挣扎在半饥荒的原始农奴制度里。这块肥肉,法国人没占领越南前就构想把它纳入印支那联邦。

英国殖民者征服贡榜王朝后,全盘英化,抛开民族情感,缅甸是幸运的,从落后蛮荒的农奴社会一步跨入现代文明,省去了欧洲从农业向工业演化,历经近千年变革的镇痛。

英国殖民者用少数民族土司制衡大缅族主义,解散臃肿的农奴制,通过土改,引进欧洲先进的农业灌溉和优产大米品种,开建链接各大城邦,矿藏,石油,林区的铁路和公路,在各地建学校医院,把各国的纺织业,机械厂,小商品厂吸引到缅甸投资。

十九世纪六年代开始,缅甸成了东南亚之星,从半饥饿走向粮食出口,他的农产品养活了半个亚洲,小商品和纺织品远销中东和欧洲,翡翠、宝石、黄金享誉国际市场,巨大的外汇,人均五倍于同时期明治维新后的富强日本。

优质生活不仅体现在纸醉金迷的物质上,还有发达的教育、医疗、娱乐服务,而这一切繁荣,为何二战后就被打回原形了呢?

二战世界反法西斯中,世界格局在洗牌,美国渐渐展露头角,取代英国成了世界霸主,那是英国殖民体系瓦解的开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印度圣雄甘地发起独立运动,缅甸民族主义也深受鼓舞,民族独立领袖赛亚尔等人,带着流民洗劫外资企业,搜刮外籍人的商店,在他们看来,这是压榨他们的外国资本,要求英国殖民者滚出缅甸。

1941年,日本占领缅甸,缅甸独立运动达到高潮,日本侵略者答应缅甸反英势力,只要打跑英国人,日本人会给缅甸更优厚的分红,享有比英国殖民者更独立的待遇,在日本的鼓动下,缅甸人围堵英国的殖民代理政府,要求英国傀儡政府解散。

很快他们就发现日本侵略者只想掠夺资源,给自己的侵略战争续命,但他们不是主动与英国人修好,而是寻找苏联合作,那是他们走向死胡同的开始。

1945年日本投降撤出缅甸,由德钦昂山、吴努、德钦丹东,德钦巴登顶、德钦辛,德钦巴欣等40人组团到分别到苏联和大国取经,接受苏联集体思想,回国后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殖民代理政府,昂山自任第一领导人。

一场轰轰烈烈的去外国资本运动打响,铁路,矿山,土地被强行收回国有,重回民族等级划分的大缅族主义旧时代。

享受殖民自治上百年的缅北少数民族、被殖民者从农奴解放出来的人可不干了: 我们被英国殖民者掠夺,至少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跟着缅共三天饿九顿。就这样,缅北各民族自己拉起队伍跟缅政府对抗。

说缅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乱局是英国人留下也对,但罪根还是大缅族主义的缅甸军政府,东印度公司离开时就提醒过昂山等人,如果废除英国留下的体系,用苏联那套,缅甸立刻返贫,协议要求独立的缅甸保留原有自由市场体制,而缅甸是铁了心要苏联化,英国的东西被扫地出门。

不出英国人所料,英国殖民体系走后,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缅甸,僵化死板,集体农业瘫痪,又从粮食出口国回到半饥饿国,企业也因缺乏市场灵活性失去竞争,纷纷关门熄火。

毕竟享受过富国论的福音,缅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省,与英国那一套相比,自吹自擂的缅共,生活落差如此之大,不堪忍受贫穷的缅甸精英争先恐后外逃。

留下来的人,因为苏式带来的贫穷,还迁怒缅甸华人,1961年8月,仰光爆发反华浪潮,华人商店,华人社区被洗劫,死伤无数。

如今的缅甸,因为军阀战争加剧贫穷,走在他们的街头乡村,没有一丝生机,到处是失学儿童,一些觉醒的青年停止了繁衍,因为害怕子女继承自己的贫穷和愚昧。

雅戈尔曾说过,被野蛮占领是灾难。被文明征服是幸运,他目睹英国殖民者塑造的新印度,让过度依赖鬼神的人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时曾说过,凡是教会和权利薄弱的地方,他创造财富和思想的含金量越高,市场是看不见手自己调节,看得见的手去折腾,必然走向死亡。

同一个国家,同一样的资源,同一种人,同一种生产资料,但接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产关系,结果就是天差地别,缅甸就是一部活教材。​​​

来源:Real傅晓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