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殿邂逅战机:天坛上空划过“和平的航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3:23 1

摘要:上午9时,人们通过手机屏幕,注视着天安门广场的盛况直播。当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祈年殿前瞬间安静下来。一位白发老人摘下帽子,紧紧贴在胸前;一个孩子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挺直了脊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从零星跟唱逐渐汇成一片海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何金燕 易昂 郭宸 马如兰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清晨的北京天坛,祈年殿静静矗立。这座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建筑,此刻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观礼者,他们仰首期盼战机划破长空,以另一种方式参与着这场历史性的纪念。

上午9时,人们通过手机屏幕,注视着天安门广场的盛况直播。当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祈年殿前瞬间安静下来。一位白发老人摘下帽子,紧紧贴在胸前;一个孩子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挺直了脊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从零星跟唱逐渐汇成一片海洋。

在人群中,一对来自湖南长沙的夫妇格外动情。丈夫杨军紧握妻子傅金连的手,眼中泛起泪光。“我们特意从湖南赶来北京,感受这个历史时刻,”杨军说,“我的爷爷和大伯都是军人,小时候总听他们讲抗战史。今天在这里看到战机飞过,就仿佛看见他们那代人的坚守和牺牲。”对这对夫妇而言,这场阅兵是国家庆典,更是刻印在血脉中的家族记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切致敬。

8岁的甘肃女孩马薇欢畅牵着妈妈的手,目不转睛地望向高空。小女孩主动给记者讲起了一个故事:“我们这学期有一篇语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白求恩大夫救了很多中国抗战士兵的故事,他是一个英雄。”在孩子清澈的眼睛里,历史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正在被理解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从天坛的祈年殿,到天空的战机,连接它们的,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那份不曾忘却的记忆与追求。我们深知何以至此,更明白为何而强!

来源:新湖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