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爱瞎扯的八斗,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关于乒乓球的那些事!中国乒超联赛第三阶段已经结束了,王励勤和王皓也在现场督战观战,是不是挑选新人才还是有更多想法呢?另一边,远在德甲联赛的樊振东也亮相国际赛场上,只可惜不适应没能开门红。中国乒超和外国乒超,王励勤乒协主
大家好!我是爱瞎扯的八斗,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关于乒乓球的那些事!中国乒超联赛第三阶段已经结束了,王励勤和王皓也在现场督战观战,是不是挑选新人才还是有更多想法呢?另一边,远在德甲联赛的樊振东也亮相国际赛场上,只可惜不适应没能开门红。中国乒超和外国乒超,王励勤乒协主席有些新的想法和观点。
王励勤在乒超第三阶段结束后表示:“要加强(乒超联赛)与外国俱乐部之间的联系合作,搭建赛事合作、人才交流、技术研讨的桥梁,促进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可以看出,王励勤主席想要中国乒乓球走出去,人才交流、用世界格局发展眼光,引进来走出去等。
再结合着樊振东出走国家乒超联赛去打欧洲联赛、德国联赛,甚至投资美国乒乓大联盟发展,这背后难道就是樊振东个人想法和抉择吗?现在回头看看王励勤的公开表露观点,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从个人选择变成为国家乒协的安排和发展眼光。
为什么需要提出多联合外国俱乐部合作,共同搭建赛事等等?个人觉得原因有几个点:过去我们在竞技层面统治力很强,中国乒乓球发展很快很高,但现在随着时代改变,设备、技术提升,国外的乒乓实力已经不是当年,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张本智和、巴西的雨果、瑞典莫雷高德、中国台湾林昀儒等,一大堆高手冒出来,对中国乒乓球带来很多威胁,这是乒乓运动的好事,带动更多人参与运动。大家可以看看德甲联赛,樊振东首场比赛,就遭遇两连败,面对不熟悉的对手,你很难一时半会找到解决方式,如果只停留在国内比赛,与世界各地不同选手交流,才能提升自我。
另一个点,现在的产业影响力(转播、社媒、品牌)仍被WTT平台和少数联赛分流,要想把中国乒球的技术话语权延伸为全球产业话语权,我们有时很难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现在就是需要借助这些能力注入更多精力,重塑海外主流联赛,现在派出更多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出去留洋,就是为了后续更好“采风”——所有比赛资料、经验都可以当作训练的材料,国内组建数据中台,形成可复用的“打法库”。
王励勤的这句话,樊振东的选择走出去,不是简单个人选择,不是简单的考虑,更多还是一种创新,着重点是走出去,什么时候走出去,然后带什么回来的,“走出去”跟“为国争光”不是矛盾体,樊振东的尝试就是走出一条探索的路径。
来源:八斗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