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沃野捧起振兴“金饭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6:19 1

摘要:8月26日,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的千亩富硒水稻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泛起金浪。省物化所地球化学调查中心副主任王欢欢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向调研团队展示:“这片土地的平均硒含量有1.55mg/kg,是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的黄金资源。”半年前,由省物化所专家组成的团队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馨予 通讯员 李胜财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8月26日,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的千亩富硒水稻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泛起金浪。省物化所地球化学调查中心副主任王欢欢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向调研团队展示:“这片土地的平均硒含量有1.55mg/kg,是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的黄金资源。”半年前,由省物化所专家组成的团队进驻高桥镇,为当地申报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提供技术指导。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先天禀赋:62.2%的农用地为天然富硒土地支撑产业底气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据省物化所检测,当地绿色富硒土地7.5万亩,无公害富硒土地5506亩。全镇56.5%的耕地为富硒区域,相对集中在横马塘、荷叶塘和千秋村,共计1.4万亩;63.7%的林草地形成了覆盖镇域中南部的富硒地带,以罗溪村2.2万亩林地为核心,共计6.5万亩。罗溪村的富硒茶叶年销售近200万元,富硒竹笋、富硒大米等是“一桌硒餐”的主打品。富硒产业已经初具雏形并逐步成为罗溪村发展特色农业、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的主导产业。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天然富硒认证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产业升级的通行证。”高桥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目前,镇政府已完成天然富硒土地的资料申报工作,待上级评审。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产业实践:“硒+X”融合模式激活乡村经济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在罗溪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工人们将新鲜竹笋制成真空包装的富硒笋干。曾经的贫困户胡来良,如今靠竹笋产业实现年收入近5万元。“以前挖笋卖鲜货,每斤不到2元。现在深加工后,一盒礼品装能卖80元。”胡来良介绍。合作社依托“支部引领+村委主导”模式,开发出富硒黑茶、洋姜等8类特色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500余万元。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在罗溪瀑布景区的观景台上,游客们举起手机拍摄飞瀑彩虹。依托“国家级地质文化村”和“湖南四星旅游休闲区”双认证,高桥镇打造了15公里智慧登山步道、星空露营基地等特色项目。2025年上半年,景区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今年7月,高桥镇与地球化学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实验室主任骆检兰说:“我们将借鉴新田县富硒产业经验,为罗溪村定制土壤改良和产品深加工方案。”目前,实验室已指导开发富硒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预计稻谷溢价可达30%。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机制创新:村集体收入连续三年破百万元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在富硒黑茶加工厂,一块“产业党小组责任区”的标牌格外醒目。高桥镇创新推行“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由支委成员牵头组建8个产业党小组,全程跟踪项目启动、生产和运营。罗溪村通过“魅力罗溪旅游公司+生态农业合作社”双运营体系,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突破100万元,较2018年增长超150%。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富硒养殖跑出助农增收“加速度”。高桥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生态养殖业,引导群众发展林下土鸡、林下藏香猪以及养蜂等林下特色养殖,根据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力,扩大现代养殖产业基地,提升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商务模式,农民既可获租金分红,又能参与产业务工。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从藏在深山的小镇,到冲刺国家级认证的富硒高地,高桥镇的蜕变充分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富硒稻田的收割机轰隆作响,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点硒成金”的新故事。BWs益阳日报媒体云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