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发银丝挂面、大碗宽面、荞麦面等多个品类,让一碗小面拥有丰富的“打开方式”;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从面粉到面条全流程智慧化;开辟线上销售渠道,面条远销北上广深等大都市……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玲 吴巧 通讯员 陈乃茁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开发银丝挂面、大碗宽面、荞麦面等多个品类,让一碗小面拥有丰富的“打开方式”;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从面粉到面条全流程智慧化;开辟线上销售渠道,面条远销北上广深等大都市……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VK0益阳日报媒体云在桃江县修山镇,10余家制面企业鳞次栉比。钟氏面业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代表,将几代人的匠心与智慧凝聚于一碗面中。一缕面香穿越百年时光,成为带富一方的特色产业。近日,记者来到修山钟氏面业有限公司,探访老字号的风味与魅力。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VK0益阳日报媒体云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和面机、压片机、切面机等智能化设备火力全开,压片机将和好的面团擀成1毫米左右的面片。随着传送带缓缓启动,短短几秒钟,面片迅速切成宽度均匀的面条。公司负责人、羞山官厅面第九代传承人钟瑾介绍:“熟悉和面、擀面、切条、晾晒等全流程工艺的师傅很少,制作工艺很讲究,哪怕是工龄几十年的制面师傅,一天最多能做50斤手工面。”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VK0益阳日报媒体云和手工制面相比,智能化设备制面品质更稳定、效率更高。近年来,公司建立全自动生产线,实现和面、熟化、擀面片、切条、包装等全流程机械化,日产能达20吨,为公司抢占市场提供了高产高质产品。然而,这条智能化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个地方的天气、温湿度存在差异,制面企业使用的面粉品种不同,设备商提供的工艺参数无法照搬。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和面的水温、水量、熟化程度等不尽相同,细微的数据差异会影响面条的品质。为了让智能化设备适配传承百年的手艺,钟瑾在生产车间驻点办公,与制面的老师傅反复调试参数,动态记录风向、温湿度、面条含水量等参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建立了详尽的原材料配比和制面工艺参数数据库,实现40余项核心参数稳定可控,确保制作的羞山官厅面外形油亮光洁、口感筋道爽滑。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羞女峰下修山镇,修山泉水修山面。”据《桃江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羞山官厅面被钦定为贡品。穿越百年时光,羞山官厅面依然以零添加、纯天然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公司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精选优质高筋面粉、进口面粉等原材料,添加羞女山清泉和少量食用碱制作羞山官厅面。羞山官厅面第八代传承人钟学稼做面已有60余年,谈及产品核心竞争力,他告诉记者:“羞山官厅面除了面粉和山泉水,不再添加其他原材料。我们将逐步减少食用碱的含量,让配料表更干净。”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为拓宽市场,2020年,公司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在长沙建立销售中心,在桃江县城打造线下体验店,并进驻淘宝、京东、抖音等10余家电商平台,通过直播羞山官厅面的文化底蕴、制面工艺和食用方法,成功吸引大批回头客。围绕传统节日设计家庭装、礼盒装等包装,主打无盐、低卡卖点,开发60余个产品。猪油拌面、油泼辣子拌面等单品搭配调味包和开胃小菜,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快手美食”。近期,公司正在新建冻鲜面全自动生产线,无尘净化车间、冷库等已完成建设,冷链物流准备就绪。9月,待设备到位后,将试生产口感新鲜、食用方便的冻鲜面,全力抢占新兴消费市场。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羞山一碗面,传承三百年。羞山官厅面拥有“湖南老字号”、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等金字招牌。荣誉背后,是零添加的匠心坚守和智能化制面的转型。曾有人建议公司添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胶,改善面条口感,但这一建议被一票否决。钟瑾感慨:“老师傅们通过调高面粉等级、延长制面过程中的醒面时间,用老手艺调整面条口感,坚守零添加的底线,这份执着或许就是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诀。以后,公司将秉承绿色天然的制面理念,让一碗好面温暖更多消费者。”VK0益阳日报媒体云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