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强撑、成交量新低,热点“沼泽打滚”!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6:22 1

摘要:在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叠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当前全A指数市盈率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但相比海外市场来讲仍然处于偏低位置。随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后续还需关注特朗普对

在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叠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当前全A指数市盈率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但相比海外市场来讲仍然处于偏低位置。随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后续还需关注特朗普对华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扰动,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震荡上行的特征。

配置方面,重点关注:(1)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2)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和“两新”主题。(3)继续看好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重点关注央国企。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半导体,创新药,医药,新能源整车,白色家电;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光刻机(胶),中芯国际概念股,无人驾驶,大基金概念,健康中国;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三花智控、赛力斯、恒瑞医药、海立股份、N华远、贵州茅台、深圳华强、N华业、福龙马、至纯科技

首版医保丙类目录预计2025年正式发布,医疗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估值体系有望重塑。未来5—10年我国医疗费用年均增速在5%—10%,预计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综合服务提供商、医疗服务的支付额增速将均高于行业平均,因此建议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1)创新药械——商业健康险目录后续推出有望覆盖创新药械,创新药械有望受益于商业健康险带来的增量支付额以及估值体系提升;2)综合服务提供商——赋能健康险产品设计和药企二次议价能力;3)民营医疗终端——医院终端、药店有望迎来新支付方,打开未来业绩成长空间,估值中枢有望上移。

中长期维度,科技成长赛道投资的核心在于产业趋势变迁,“新质牛”资产仍是主线。科技成长赛道投资的核心在于产业趋势变迁,类比2009-2015 年的一阶段“智能手机产业链”到二阶段“互联网+”行情,本轮AI+投资亦从海外映射向国内AI 产业链景气度切换,而第二阶段行情持续时间往往更长、涉及范围更广。在国内AI 产业加速追赶海外的过程中,A 股在国产算力、机器人、AI 应用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有望持续扩散。

春季行情随着DeepSeek 开源和机器人标志性事件催化如期展开,作为国家未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体现,本轮行情的爆发力较好,板块快速上涨引发了市场的赚钱效应,上周出现的调整骑牛看熊并不认为是行情结束的标志,核心原因是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和热点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新技术变革大潮中资本市场永远会走在其中。

短期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热点板块的交易拥挤度较高,市场的资金获利压力增加,涨速过快且鱼龙混杂,市场需要调整消化获利盘降低交易拥挤度,重新审视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机会,市场的核心公司仍将会随着行业发展展现出巨大的中长期价值。因此,短期调整对于大科技板块来说,只是多头趋势中的短周期调整,投资者应该积极把握调整时机继续布局核心大科技类个股。

上证指数看似横盘,其实是在下行趋势中,目前有4个高点,3月18日的3437.07点是这波回调的最高点,一旦向下就看3300点的支撑,这里仍然不能乐观看后市。行业配置上,关注受益于“两会”政策发力的内需方向的补涨机会,如消费、“两重两新”等领域;中长期科技产业趋势下的“新质牛”资产仍是主线,关注:AI+(AI 应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穿戴、国产算力)、低空经济、国产替代等。

创业板指数仍然是破位下行的走势,5日线和60日线形成了强压力位,科技板块连反弹的勇气都没有了,机器人也开始下行,消费、周期股没有持续性,这里要小心为上!A股整体估值高于历史中等水平,截至本周五,万得全A指数PETTM位于2010年以来66.8%历史分位,A股风险溢价(ERP)处于2010年以来75.7%历史分位。 宽基指数方面,沪深300、上证综指、科创50指数PE估值均处于历史均值以上。行业指数方面,钢铁、计算机等行业PE估值位于历史高位,而房地产、综合等行业PE估值则处于历史低位。

来源:骑牛看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