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大陆将要举行93阅兵,这个事在两岸都引起了不少关注。关于台湾地区哪些人被邀请观看阅兵的问题,岛内的讨论格外热闹。其实大家明面上都在说谁收到邀请,谁愿不愿意去,背后却折射着两岸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台湾的一些现实情况。我觉得这不只是一个普通活动,能看出不少道道。
最近,大陆将要举行93阅兵,这个事在两岸都引起了不少关注。关于台湾地区哪些人被邀请观看阅兵的问题,岛内的讨论格外热闹。其实大家明面上都在说谁收到邀请,谁愿不愿意去,背后却折射着两岸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台湾的一些现实情况。我觉得这不只是一个普通活动,能看出不少道道。
首先是台湾人被邀请这事儿,岛内网红馆长自己在网上说还没收到邀请,但主动表示希望能去。这没什么奇怪的,他在大陆有不少粉丝,而且一直想自己当“桥梁”,让两岸多交流。他还号召大家一起线上观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做了种民间沟通。可见,在台湾也有人好奇大陆是真的怎么做事,尤其像这么大的场面,谁不想亲眼看看呢?
之后,旺旺集团蔡旺庭和学者苑举正已经抵达北京准备观看,消息一传出来,在岛内马上炸了锅。大家都在猜,还有谁会来?台媒透露,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秘书长李乾龙、新党高层等都在邀请名单里,但名单估计还有更多,没全曝光。其实这些被邀请的人,基本都是愿意推动两岸交流的人,他们愿意以实际行动去了解大陆,分享在大陆的观点。被邀请,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在两岸交流中的影响力和积极性。
岛内有些政党,比如民进党明显地反对自己人去参加阅兵。民进党说得特别难听,“参加就是叛国”,还呼吁惩罚被邀请的人。可以看到他们把对大陆的态度政治化,把单纯的交流变成了围堵和扣帽子。在他们参加大陆这样的活动就等同于背叛台湾,这个定义本身很偏激,而且压制了不少台湾人对大陆的真实了解。民进党在对外,对美日经常低头点头,可一转身对同胞就摆出很硬的姿态,甚至不惜利用各种行政资源去打击这些愿意去的人。
其实两个地方,老百姓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两岸关系的真正发展,不能只靠某一方单方面“封锁”或者“反对”就能解决问题。民进党真要对两岸好,应该鼓励多角度的沟通,让更多普通台湾人了解真实的大陆,而不是只在新闻里看到片面的报道。现在赖清德刚上台,民调暴跌就是一个明证。很多人都是看着岛内生活环境、就业机会、两岸关系在变,大家心里有账。很多台湾年轻人其实也好奇大陆怎么发展这么快,也想自己去感受阅兵的氛围,但因为民进党管得严,大家能不能有机会真正了解,又成了问题。
不是所有人去参加阅兵都是为了政治立场,有些人纯粹是出于兴趣、好奇心,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阅兵。岛内有部分人被贴标签,被舆论围攻,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必要。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家自己看新闻、视频、图片,对阅兵怎么进行、气氛如何,都有很多想法。岛内的主流舆论被带到极端,很容易造成和误解。不为岛内老百姓争取更多了解机会,只会让两岸之间的距离拉大。
阅兵这样的活动,除了展示军事力量和国家凝聚力,更是国家对外沟通的一种象征。从国家层面讲,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这个道理不分哪边,大陆绝不会玩什么“妥协”,也不会允许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挑事。岛内某些政党一边嘴上说要和平、发展,一边又不让普通人自由了解大陆事实,这种做法真是双标,损害了台湾自己老百姓的利益,也不利于两岸的长远关系。
很多时候,两岸之间真正的障碍不是制度,不是历史,而是人为制造的感。对话、理解、客观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有些台湾人也许有自己的疑虑或者想法,但只要愿意坐下来聊,很多问题都能慢慢看清楚。不让参加、扣帽子、鼓动惩罚,这些其实没意义,就像两岸关系一样,只要封锁得越狠,理解得越少,问题就越多,误会就越深。阅兵作为一个窗口,能让台湾参加的人切身体验、带回感受,这样有助于岛内更多人了解大陆到底是什么样,而不是被单一片面的舆论蒙蔽。
现代社会信息太发达,想封锁也是不现实的。台湾的大众关注大陆发展,有的干脆直接在网上看直播,有的会通过网友获得一手信息。像馆长这样的人挺有意思的,他明着表达自己愿意去,说得很坦率。台媒有些人质疑、批评,但民间其实反而挺包容的,很多年轻人觉得,管它呢,只要能看到阅兵,能多了解点,不是坏事。
老一代政治人物,比如洪秀柱、李乾龙这些人,早就习惯了在两岸间周旋,他们的行为和主张更倾向于交流。被邀请他们当然愿意去。因为他们深知,消极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多交流,才能给台湾找到更多发展机会。每年大陆举行的阅兵,都是自信和实力的展示,台湾地区愿意有人参加,至少说明不是所有人都被政治束缚住了手脚。
现在最让人感慨的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让很多本来愿意沟通的人变得谨慎甚至畏惧。民进党政治化了所有和大陆有关的行为,什么事都往“叛国”上靠,这种做法只会让台湾越来越孤立。其实只要台湾能更开放些,鼓励老百姓去多看看大陆发展,不要被单一言论所困,最后受益的还是台湾自己。大部分台湾人其实更关心自己生活得怎么样,两岸关系好了,机会多了,自然更愿意交流和合作。
所以到底有多少台湾人最后会赴大陆观看阅兵,现在没人知道,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通过实际行动打破偏见,让两岸的普通人都能看到真实的大场面,多些理解和认识,比单纯政治口号管用多了。真正重要的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面,既不妥协原则,也不走极端,更不能鼓动仇恨、。国家安全和发展都是底线,两岸关系再复杂,也要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整个事件就是一个如何面对真实大陆的问题。台湾地区有人好奇、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每个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阻止交流和沟通,是一种狭隘,鼓励了解和体验,才符合时代的趋势。大陆举行阅兵是展示国家力量的时刻,作为中国人,岸这边和彼岸都能从中找到理解和共同点。希望不要让政治成见成为交流的障碍,让更多人能真正看到大陆的真实发展。
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是根本,任何活动都不能突破底线。两岸每一次公开沟通的机会,都值得珍惜。只要大家都能保持理性,看清事实,两岸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