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怀化日报全媒体讯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的时节,田间管理陆续展开。在靖州田间乡野,处处是一幅幅绿意盎然的“春景图”,一辆辆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播种机……来回穿梭作业,各式各样颜值高、气质足、功能全的农机活跃在农村舞台“大显身手”,粮食安全生产展现出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的时节,田间管理陆续展开。在靖州田间乡野,处处是一幅幅绿意盎然的“春景图”,一辆辆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播种机……来回穿梭作业,各式各样颜值高、气质足、功能全的农机活跃在农村舞台“大显身手”,粮食安全生产展现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突突作响”的大型旋耕机在渠阳镇沙堆村水稻制种的耕地里来回穿梭,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片耕地就整理好了。
“以前一到种田时节,作为制种户,是最心急的时候,现在自己掌握了制种技术和农机驾驶技术,从机耕、机播到机收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且能帮我农场赚上几十万元。”制种大户、袁丰家庭农场主袁明华欣慰地说。去年,袁明华流转120多亩稻田进行水稻制种,在科技化赋能下,农场实现了耕、种、管、收、烘全链条机械化,带动20余人就业,年产值突破百万元。
如今,像袁明华一样利用农业技术绘就“多彩农业”新画卷,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在靖州农村比比皆是。
据了解,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靖州粮食生产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向“农机换人”的转变,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让粮农省心省力又增收。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该县立足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杠杆效应”,全力推进发展“补短板”,破解农民“种地难”,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模式,不断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创新服务方式,为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农业生产耕作需要,既节约了农业成本,又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全县农机总装备11多万台套,50多万千瓦,创建农民合作社617个,其中农机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323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2%。
来源:掌上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