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份我父母回老家,平时依赖的"家庭食堂"暂停营业,我们被迫开启了每天外出觅食的模式。也好,我可以趁机探探店,品尝美食的同时,学习学习别人的运营。吃到不好吃的,第二天换,遇到好吃的,就多吃几天。
八月份我父母回老家,平时依赖的"家庭食堂"暂停营业,我们被迫开启了每天外出觅食的模式。也好,我可以趁机探探店,品尝美食的同时,学习学习别人的运营。吃到不好吃的,第二天换,遇到好吃的,就多吃几天。
不知道各位怎么找吃的,我一般是通过点评:推荐里,美食里,排行榜,必吃榜。。。一个个找。
有一天,发现个恩施菜馆评价挺高。五六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要是没有车,估计不会考虑;但开车十来分钟就到,算不上麻烦。
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谁也没想到,从那一天开始,这家小店成了我们一个月里反复光顾的地方——光是八月,我们一家就去了六七次,朋友来请客带过去,同事团建也推荐过去。
第一次去,就被味道抓住了。
其实,恩施菜在武汉很常见,土家味、乡野味道,带点粗犷,带点烟火。以前我们也去过不少恩施菜馆,但这一家明显不同:味道更纯粹,调味更准,食材更鲜。菜量也实在,三口之家点三四道菜,可以吃两顿(打包晚上吃),既不浪费,也吃得满足。
我个人吃饭最看重的是味道。环境和服务对我来说都是次要的——毕竟不是请客,自己吃饭,核心还是“好不好吃”。这家店偏偏在味道上做到比较高水平,完全压过了其他恩施菜馆。
就连他家的辣椒炒肉都比别人家好吃。上次直播我反复说的就是这道菜--辣椒炒黑猪肉。可以吃到肉香。现在能吃到肉香的小炒肉太少了。吃肉吃不到肉味,你说是不是有点讽刺。
他家还有些特色菜,别的菜馆没有的,比如风味牛肉丝,洋芋饭,风干牛肉。。。味道也相当好。
从点菜开始就很有食欲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点菜的体验。
墙上有产品图片和价格,下面是一个冰柜,里面放着每一种菜的原材料。很直观地知道一道菜里会用到哪些原材料,分量大概多少。旁边是价格牌,看中了,拿一个牌子,看完了给服务员即可。
这种可视化的点餐方式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 顾客看得到摸得着,对食材新鲜度有信心
· 直观了解菜品构成,降低点餐决策难度
· 增加顾客对店家的信任感
· 提升整体用餐体验
明档点餐虽然增加了些许成本,但在提升顾客体验和信任度方面带来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餐饮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看得见的制作过程和新颖的点餐方式,本身就成为用餐体验的一部分。
留人的会员系统
除了味道和体验,这家店在“让顾客再来”上也很有手段。
第一次去,服务员会问:要不要办个会员?入会有小礼物,好像是一盘小菜或者一盒酸奶。不用充值,还送东西,顺手就成了会员。
接下来是重头戏:新会员直接送你100元代金券,分成两张50元。这个券当日不能用,第二天起才生效,而且设置了条件:满200减50,一个月内必须用完。
换句话说,光是这套机制,就逼着你在未来一个月至少要来两次。200块减50,等于打了个七五折。力度不小。你本来就要吃饭,有这样的优惠,自然会惦记着再来。
事实证明,这个小动作的威力很大。我们一家一次次回头,很多时候就是想着“券还没用掉”。
为了用券,我还用不同的微信号申请了会员。
主动出去,收获流量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他们执行得挺到位的地方:点评评价。
说实话,这家店的服务员里有不少上了年纪的阿姨,看样子平时都不怎么用手机,更别提刷点评。但她们一定会做一个动作:快吃完时追着你问,“有点评吗?帮我们评一下吧,我们送你一个酸奶或者一个果盘。”
在她们的邀请下,大多数顾客都会顺手写评价。菜本来就好吃,服务也过得去,再加上有点小福利,于是评价数量堆起来,分数自然就上去了。
而我当初刷到这家店,正是因为点评推荐。
现在做餐饮,线上评价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即使菜品再好,如果忽视线上评价管理,也很可能被埋没在众多竞争者中。
看过一个数据,不知道是否准确,说是超过80%的顾客在选择餐厅时会参考线上评价,评分每提高0.1分,客流量的提升可能超过5%。
味道好、服务也行、会员券锁复购、点评管理引流,这些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闭环。于是,一个月六七次的复购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有一次我们周末中午去,竟然排了40多分钟的队,店里满座。要知道它的位置并不占优——三环外,周围没商圈,门口只有车流,没有人流。但这也说明,只要产品足够好,顾客愿意为它驱车前往,哪怕时间多些。
上次吕老板来武汉,就是在这里吃的饭,吕老板就是恩施人,我想让他评价一下是否正宗。点菜时,刚好碰到了老板娘,两人用恩施话聊了一会。吕老板吃完后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很正宗。”
很多时候,一家餐馆能否留住顾客,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广告不重要,装修也不是关键,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
东西好不好吃,这是根本。产品是否有特色,是否正宗,这也是加分项顾客整体体验,环境,服务,互动整个过程的体验。机制驱动,比如会员券的复购留存。这家恩施菜馆正是把这几点组合到了一起。于是,它成了我们一家在八月最常去的地方。
这个店时间不长,也就一年多。其实我们不远处还有好几家恩施菜馆的,但去得少。所以,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熬了多少年,而在于能否让顾客在一次次选择中,始终记住你。
来源:开店笔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