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YZF-R9实车鉴赏,国内三缸引擎的典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6:23 1

摘要:2024年YAMAHA在国外市场正式发布YZF-R9,这台基于MT-09为基础打造的三缸仿赛一经推出就迎来车友的关注。在当时我们关于这台车的留言板里也有很多车友询问是否会引进国内,就当下YAMAHA在国内市场的车型布局来讲,小编觉得R9引入国内的可能性还是蛮大

2024年YAMAHA在国外市场正式发布YZF-R9,这台基于MT-09为基础打造的三缸仿赛一经推出就迎来车友的关注。在当时我们关于这台车的留言板里也有很多车友询问是否会引进国内,就当下YAMAHA在国内市场的车型布局来讲,小编觉得R9引入国内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只是现在国内市场一路内卷,YAMAHA引进这台车的时间应该也会延后。

聊这台R9之前当然要来聊聊它的底子,动力上它搭载非常成熟的一台直列三缸水冷引擎,没错!这台引擎就是“CP3”,而且国产某个在网上极具人气的品牌就是搭载基于CP3同款的三缸引擎,不过厂家表示是自主研发,这个大家懂的都懂。这台引擎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YAMAHA标志性的YCC-T气门控制系统,当然三缸引擎既有双缸的低扭特性也有四缸的高转输出,而且声浪也非常动听。

除了这台CP3引擎以外R9还搭载了雅马哈(Deltabox)全铝合金双翼梁结构的车架和一套全铝合金后摇臂,很多人说R9就是“套娃”车型,虽然是在MT-09同个基础上改编而来,但谁家又不是一个框架带来不同的车型呢?只不过是R9面世的顺序有些颠倒,出来得太慢了一些。加上YAMAHA一向偏运动的调教以及前后50的配重比,再是“套娃”都不得不承认它是一台好车。

聊完这台车的底子或许不太了解R9的车友听完一定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么接下来通过实车再来看看这台R9吧!我们可以看到新款依旧采用中置透镜大灯,不过上长下短的日间行车灯有所不同。这一次YAMAHA还给R9加入了定风翼的造型,定风翼的设计基本和车身宽度相同并没有太夸张,并且向后延伸一直与两侧导流板相融合,或许侧面你都看不到定风翼的存在。

从整体的外观来看R9基本还是延续了雅马哈R系列的家族化设计,但是也有一些新的调整。如果按照车头上下部分来看,车头上部分包括油箱在内的设计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车头以下包括两侧导流板的变化最为明显。至于好不好看还是得看大家各自的审美吧,个人觉得R9的外观略显平庸,没有R1以及R6来得犀利,而且令人费解的是R9的隐藏底排的确是太草率了一些。

顺带一提的是R9在骑行三角的设定上基本趋于R1和R7之间,这点上肯定不会像R1那么战斗当时也不至于像R7那么街跑,算是一个折中的取舍的,当然车友后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

动力上这台CP3引擎采用DOHC直列三缸12气门结构,压缩比设定为11.5 : 1,缸径行程分别为78mm x 62mm。实际排量890cc,最大功率87.5kW/10,000rpm,最大扭矩93.0N.m/7,000rpm,最大马力119匹。

雅马哈并没有因为R9的定位在动力上做出一些改变,这一点上的确是有点敷衍了。同样搭载雅马哈YCCT芯片控制油门提供细腻的动力输出,可以在赛道和道路上提供最佳性能,不过雅马哈对正时点火和燃油喷射都针对R9仿赛的性能进行了优化。

配置上YAMAHA R9也非常不错,首先搭配R1同款IMU六轴侦测控制系统,像是双通道ABS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SCS滑动控制系统、LIF浮举控制系统、BC刹车控制系统等功能都未缺席。具备可自定义设置的Yamaha Ride Control骑行模式:“运动”、“街道”和“雨天”,具有不同级别的出厂设置,以适应各种条件,当然车主还可选择预设两种自定义模式和四种赛道模式。

在不同的动力输出模式下可带来发动机不同特性的运动性能,而防翘头控制(LIF)可在加速时减少前轮伏举。而弹射起步控制(LC)也可以使骑手能够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从静止状态起步。同时R9还搭载了雅马哈第三代Quick shift(快排)系统,允许无离合器升档和降档,从而在换档时实现更高效的性能。轻质铸铝车轮搭配普利司通Battlax Hypersport RS11轮胎,以实现更出色的抓地力表现。

减震上YAMAHA R9搭载新一代43mm KYB全可调倒置前叉,并且经过重新设计具有单独的调节器,用于左右前叉管上的回弹和压缩阻尼。KYB中置连杆后减震也同样具备预载阻尼可调功能。前刹车则采用Brembo stylema赛道级对四卡钳,配合320mm双浮动碟盘,后刹车则依旧采用日清单活塞卡钳,配合220mm固定单碟盘。

另外,像是全LED灯具、TFT互联仪表、定速巡航等也均有搭载,油箱容积依旧为14升,座椅高度830mm整备质量195KG。整体看来YAMAHA R9在同级进口品牌中的配置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前减震和前刹车根据R9仿赛的车型定位则带来了一些升级,当然配置上相比MT-09而言相差并不大。目前这台车具体引进国内时间尚未确定,相信YAMAHA应该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来源:突突突摩托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