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明朝繁华的江南水乡,卢家作为当地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一直是众人艳羡的对象。卢族长不仅拥有多家商铺,还在江南各地拥有大量房产,家财万贯。可是,卢族长最引以为傲的并非这些身外之物,而是他那聪慧过人的掌上明珠——卢瑶。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爹爹,女儿已经及笄之年,为何还不允我自主婚配?"
"丫头,你可知道爹爹为你操碎了心?那些登门求亲的公子哥儿,哪个配得上我的掌上明珠?"
"爹爹若是不放心,不如让女儿出一副对联,考验一番那些求亲者的才学如何?"
"这……也罢!若真有才子能对出佳句,为父也就放心了。"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水乡一座雕梁画栋的府邸内,父女俩的对话拉开了一段传奇姻缘的序幕……
在明朝繁华的江南水乡,卢家作为当地颇有声望的大户人家,一直是众人艳羡的对象。卢族长不仅拥有多家商铺,还在江南各地拥有大量房产,家财万贯。可是,卢族长最引以为傲的并非这些身外之物,而是他那聪慧过人的掌上明珠——卢瑶。
卢瑶是卢族长中年得女,从小就备受宠爱。作为家中独女,卢瑶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还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在卢族长的悉心安排下,卢瑶从小就跟随当地最有名的老师学习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卢瑶的才华也如同春日里的桃花一般,渐渐绽放。
十岁那年,卢瑶就能够熟练地弹奏《高山流水》,其琴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十二岁时,她的书法已经颇具功底,笔下的行云流水让许多成年人都自叹不如。十四岁那年,卢瑶开始创作诗词,她的作品不仅意境优美,还蕴含深刻的哲理,很快就在当地文人圈子里传开了。
卢瑶不仅才华横溢,容貌更是出众。她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眼波流转间似乎能够看透人心。她的肌肤如同上等的羊脂玉,晶莹剔透。一头乌黑的秀发如瀑布般垂落,更显得她楚楚动人。每每卢瑶外出,总会引来无数青年才俊的注目。
随着卢瑶渐渐长大,她的名声也越传越广。不少人称赞她是"卢家才女",甚至有人将她比作古代的蔡文姬、李清照。卢族长对女儿的才华感到无比自豪,常常在宴席上向宾客夸耀女儿的聪明才智。
但是,随着卢瑶年龄的增长,卢族长心中也渐渐升起了一丝忧虑。他深知自己的女儿才貌双全,必定会吸引许多求亲者。可是,他又担心那些人是否真的能够配得上自己的掌上明珠。卢族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女儿挑选一个才学相当、品行端正的佳婿。
就在卢瑶年满十六岁那年,卢家府邸的大门前突然变得热闹非凡。原来,卢瑶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无数求亲者。有的是当地富商的公子哥儿,衣着光鲜亮丽,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有的是朝廷命官的子弟,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官宦人家的气度;还有一些是当地有名的才子,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个个都是才高八斗。
面对如此多的求亲者,卢族长感到十分为难。他将求亲者一一接见,可是总觉得这些人都不足以配得上自己的女儿。有的人家世显赫,但是才学平平;有的人才华横溢,但是家境贫寒。卢族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天晚上,卢族长坐在书房里,一边翻阅着那些求亲者的资料,一边长吁短叹。这时,卢瑶轻轻地推开了书房的门。
"爹爹,您怎么还没休息?"卢瑶关切地问道。
卢族长抬起头,看着自己美丽聪慧的女儿,叹了口气说:"瑶儿啊,爹爹正在为你的婚事发愁呢。"
卢瑶走到父亲身边,轻轻地按摩着他的肩膀,柔声说道:"爹爹,女儿知道您是为我好。不过,女儿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卢族长转过身,温和地说:"瑶儿但说无妨,爹爹洗耳恭听。"
卢瑶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爹爹,女儿想通过对联来选择夫婿。"
卢族长眉头一皱,有些不解地问:"对联?这是何意?"
卢瑶解释道:"女儿想出一副上联,让那些求亲者来对下联。若是有人能对出令人满意的下联,女儿愿意嫁给他。这样既能考验他们的才学,又能看出他们的智慧。"
卢族长听完女儿的话,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瑶儿,你这个主意甚好!不愧是我卢家的才女。只是,你可想好了上联该如何出?"
卢瑶俏皮地一笑,说道:"爹爹放心,女儿已经想好了。'天字出头为我夫',这就是我的上联。"
卢族长听罢,不禁拍案叫绝:"妙哉!妙哉!这上联既体现了你的才学,又暗含了你对未来夫婿的期望。瑶儿,你果然聪明过人。"
就这样,在卢瑶的建议下,卢族长决定通过对联来为女儿选择夫婿。第二天一早,卢族长就命人在府邸大门前贴出了告示,公布了这个消息。告示上写道:
"卢府小姐才貌双全,今欲择婿。凡有意者,请对出下联:天字出头为我夫。若对得精妙,即可入府面见小姐。限期三日,请君珍重。"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整个水乡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年轻才俊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才华。一时间,卢府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众多求亲者中,有一位名叫刘子明的年轻书生。刘子明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才华横溢。他刚刚参加完科举考试,正在等待结果。那天,他偶然路过卢府,看到了门前的告示。
刘子明站在告示前,仔细阅读了上面的内容。当他看到那句"天字出头为我夫"时,眼前一亮。他心想:"这位卢家小姐果然才思敏捷,这上联既巧妙又有深意。"
刘子明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他反复咀嚼着这句上联,试图找出最合适的下联。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荷塘的阵阵清香。刘子明突然灵光一闪,他兴奋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喃喃自语道:"有了!"
刘子明快步走到卢府门前,对守门的仆人说:"烦请通报,在下已有对联,想请卢小姐过目。"
仆人听罢,将信将疑地看了刘子明一眼。只见这位书生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举止文雅,气质不凡。仆人点了点头,转身进府通报去了。
不一会儿,仆人出来说道:"请书生随我进府。"
刘子明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仆人进入了卢府。他被带到了一间宽敞的厅堂,只见厅堂正中端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想必就是卢族长。在卢族长身边,站着一位身着淡绿色长裙的年轻女子,容貌秀丽,气质高雅,应该就是卢家小姐了。
卢族长看着眼前这位朴素但气质不凡的年轻人,和蔼地说道:"听说这位公子已经想出了下联,不知可否说来让我们听听?"
刘子明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卢老爷、卢小姐,在下斗胆对出下联:凄凉去水是我妻。"
厅堂内一片寂静。卢族长和卢瑶父女俩都陷入了沉思,仔细品味着这句对联。
片刻之后,卢瑶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转向父亲,轻声说道:"爹爹,这位公子的对联实在是妙极了。"
卢族长也点了点头,赞叹道:"不错,不错。这位公子,你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这句对联的含义?"
刘子明恭敬地说道:"卢老爷、卢小姐,容在下解释。上联'天字出头为我夫',巧妙地用了'夫'字的构成,'天'字去掉一横indeed就是'夫'字。下联'凄凉去水是我妻',则用了'妻'字的构成,'凄'字去掉三点水便是'妻'字。这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而且在意义上也相互呼应,展现了夫妻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卢族长听完,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转向女儿,问道:"瑶儿,你觉得如何?"
卢瑶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公子的对联不仅形式工整,而且寓意深远。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出这样巧妙的对联,足见才学非凡。"
卢族长听了女儿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向刘子明,和蔼地说道:"这位公子,你的才学确实令人佩服。不知你可愿意留下来,与我们多聊聊?"
刘子明受宠若惊,连忙答道:"能得卢老爷和卢小姐赏识,是在下的荣幸。"
就这样,刘子明被邀请留在卢府,与卢族长和卢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在交谈中,卢族长了解到刘子明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他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对经史子集有着深刻的理解。
卢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对这位年轻才俊越发欣赏。她发现刘子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谦逊有礼,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一种儒雅的气质。
交谈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夜幕降临。卢族长看着窗外的月色,笑着说道:"时候不早了,子明啊,不如你今晚就在府上住下如何?明天我们再继续畅谈。"
刘子明受宠若惊,连忙答应。就这样,他在卢府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子明与卢家父女相处融洽。每天清晨,他都会和卢族长一起品茶论道,讨论时事政治和经世之道。卢族长惊讶地发现,这位年轻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见解独到,常常能提出一些新颖而实用的想法。
午后,刘子明则会与卢瑶在后花园中漫步,两人时而吟诗作对,时而谈论文学艺术。卢瑶发现,刘子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性情温和,与他交谈总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这几天的相处中,卢瑶渐渐被刘子明的才学和品格所吸引。她发现,刘子明不仅能在学问上与自己平等交流,还能理解并欣赏自己的才华。这种被理解和欣赏的感觉,是卢瑶从未有过的。
与此同时,刘子明也对卢瑶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他惊叹于卢瑶的才智,更被她温婉贤淑的性格所打动。每当看到卢瑶的笑容,刘子明都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幸福的微笑。
就在刘子明在卢府住了第五天的晚上,卢族长将他叫到书房,神色严肃地说道:"子明啊,这几天的相处,我越发觉得你是个难得的人才。不知你可愿意成为我卢家的女婿?"
刘子明听后,又惊又喜,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说道:"卢老爷,能得到您的赏识,实在是小生的荣幸。只是,小生家境贫寒,恐怕配不上卢小姐。"
卢族长哈哈大笑,拍了拍刘子明的肩膀说:"子明啊,你太谦虚了。在我看来,你的才学和品格才是最宝贵的。况且,我相信瑶儿也很喜欢你。"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爹爹说得对,女儿确实很喜欢刘公子。"
原来是卢瑶站在门外,她俏脸微红,眼中闪烁着羞涩而喜悦的光芒。
刘子明看到卢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鼓起勇气,郑重地说道:"卢老爷,卢小姐,如果你们不嫌弃,小生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珍惜和守护这份姻缘。"
卢族长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择日举行婚礼,让你们喜结连理。"
就这样,刘子明和卢瑶的婚事定了下来。消息一出,整个水乡都沸腾了。人们纷纷赞叹卢族长的慧眼识珠,也对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表示祝福。
没想到,就在婚礼筹备期间,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平静。原来,刘子明参加的科举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竟然高中了榜眼!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水乡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四起。有人说卢族长早就知道刘子明会中榜,所以才答应这门亲事;也有人说刘子明是为了攀附权贵,才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份。这些流言很快传到了卢府,给原本喜庆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阴霾。
面对这些流言,卢族长显得格外镇定。他召集府中上下,严厉地说道:"刘子明的为人,我们都很清楚。他的才学和品格,才是我们看重的。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些小人的嫉妒之词罢了。"
卢瑶也坚定地站在刘子明这一边。她对父亲说:"爹爹,女儿相信刘郎的为人。无论他是否中榜,女儿都愿意嫁给他。"
刘子明被卢家父女的信任深深感动了。他郑重地向卢族长和卢瑶保证:"卢老爷,卢小姐,我刘子明发誓,绝无欺骗之意。我之所以没有提及科举之事,实在是因为不敢抱太大希望。如今能够高中榜眼,确实是始料未及。"
卢族长拍了拍刘子明的肩膀,笑着说:"子明啊,我相信你。这次科举高中,不正好证明了你的才学吗?我们卢家能得到你这样的女婿,才是真正的幸运啊!"
就这样,在卢族长的支持下,刘子明和卢瑶的婚礼如期举行。婚礼当天,整个水乡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纷纷赶来道贺,为这对才子佳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婚礼上,刘子明身着一袭大红喜袍,英俊潇洒;卢瑶则穿着精美的凤冠霞帔,美丽动人。当两人互相对视时,眼中都流露出幸福和喜悦的光芒。
就在新人即将拜堂时,卢族长突然站了出来,朗声说道:"今天是小女和子明的大喜之日。老夫斗胆,想请二位再次对一副对联,以表二人才学之美,也给各位来宾留个纪念。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刘子明和卢瑶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道:"全凭岳父大人安排。"
卢族长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那么老夫就出上联了:才子佳人天作合,珠联璧合谱新篇。"
刘子明听后,略作思考,朗声对道:"文章学问心相契,琴瑟和鸣乐此生。"
卢瑶也不甘示弱,随即接道:"诗词歌赋共研磨,鸳鸯比翼永相随。"
堂下众人听罢,无不拍手叫绝。卢族长更是欣慰地笑道:"好!好!真不愧是我卢家的女婿和女儿,这对联对得妙极!"
婚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从此,刘子明和卢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不仅琴瑟和鸣,而且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刘子明在朝廷中步步高升,最终官至礼部尚书。而卢瑶则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歌赋广为流传,被后人称颂。
多年后,人们谈起这段佳话,仍然称赞不已。他们说,这不仅是一个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缘,更是一个以才学相识、以情感相知、以信任相守的动人故事。
而那副"天字出头为我夫,凄凉去水是我妻"的对联,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话,被后人视为才学与姻缘的绝佳典范。
来源:网络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