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就是第164个弯,大家整理一下随身装备,准备下车,后面的路程只能步行前进!”3月11日上午10时许,警车停靠在山间小道路口,负责此次边境巡逻踏查的带队移民管理警察董浩不断提醒着大家。
“前面就是第164个弯,大家整理一下随身装备,准备下车,后面的路程只能步行前进!”3月11日上午10时许,警车停靠在山间小道路口,负责此次边境巡逻踏查的带队移民管理警察董浩不断提醒着大家。
董浩是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半坡边境派出所二甫警务室的驻村民警。“今天我们要巡逻的是17号界碑,从警务室到17号界碑,全程27公里,共有173道弯,驱车1.5个小时以后再步行15分钟才能到达。”董浩介绍道。
2024年4月,原驻村民警因工作调岗,董浩多次请缨,所领导同意让他到警务室试试,这一试,就是整整一年。
笔记本上写满的是愿景,空着的是责任
巡边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路”,而是移民管理警察数十年来巡逻踏出的便道。部分路段极为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有的蜿蜒曲折,1公里内就有10多个弯道;还有些路段坡度陡峭,几个五六十度的下坡相连成片,在这样的路上巡逻,摔跤是常有的事。
“7年前,我第一次随队巡逻,坐在警车里,双手紧抓住车顶吊环,紧张得头都不敢偏。”董浩回忆起自己初为新警时的巡边经历,当时道路全是土路,卫星导航也不完善,他每隔一会儿就要向身边的老民警确认路线,生怕迷路。
经过几年的历练,董浩如今对这条巡边路已了如指掌,哪里有弯道、坡道、坑洼,他都一清二楚,甚至清楚每个弯道间所需的行驶时间。即便如此,每次驾车行驶在这条路上,他仍丝毫不敢懈怠。
“现在的路况比以前好多了。”董浩口中的“好”,也只是部分路段铺设了水泥,道路宽度仅能供一辆车通行。二甫村海拔高、雨水充沛,落叶和青苔让道路变得湿滑,无论是开车还是步行都不好走,有好几次都险些连人带车滑入沟中。
相比于巡边路上遇到的危险,在警务室,更大的挑战是孤独、寂寞。警务室长驻民辅警最多就是3至5人,每天面对面,能聊的话题早就说完了,警务室的院子往往悄然无声,只有三两声虫鸣,添加些许生气。
首都北京、火热的“尔滨”、“风吹草地见牛羊”的阿勒泰……闲暇时,董浩经常一个人对着墙上的地图畅想,休假的时候,自己要去哪里。他在日记本写下对未来的期望,但第一页却始终空着,他说:“先守好边,再说其他。”
守边就是护“家”,代代相承
当历经泥泞、崎岖,驱赶蚊虫,摔过几跤,气喘吁吁地抵达刻有鲜红“中国”二字的界碑旁时,“祖国”的概念在此刻变得格外具体而深刻。
“2019年7月3日,小雨,第一次参与巡边,摔了4跤,但还是很开心……”谈及第一次巡边,董浩仍清晰记得看到界碑时的激动心情,那份荣誉感至今难忘。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传承这份荣誉与热爱,在派出所和村委会的支持下,一支由派出所辅警、村妇联主席、乡村医生、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女子戍边队”成立了。
“界碑神圣不容侵犯,守护它,就是守护安宁。”在界碑前,董浩为新加入的戍边队员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阐释界碑设立的重要意义,讲述戍边卫士心系祖国、情注边关的爱国故事。“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但作为戍边队员,第一次巡边、护边、擦拭界碑,内心既激动又自豪。”二甫村委会妇女主任陈夫梭说道。
董浩作为辖区半坡乡二甫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时刻在琢磨如何才能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于是他将日常巡边时拍摄的照片、视频制作成课件,利用“开学第一课”“法治入校园”等活动,结合自身经历,生动形象讲解守边、护边的重要性。“女子戍边队”的队员们也发挥女性的细心、耐心和热心,引导身边人增强边境守护意识。
“警察叔叔,等我长大了,我也会像您一样守界碑。”今年警察节前夕,董浩收到了二甫小学学生精心准备的“惊喜”——50多张卡片上,上面写满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稚嫩的话语满含真诚,一颗颗守护边境的种子悄然种下。
警民和谐的背后,是信任与真诚
清晨,大雾笼罩着整个二甫村寨。董浩用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画面中能见度不足10米。二甫村位于黄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日照时间短、降水多、湿度大,全年平均雾天超200天,层积云和地面雾气交织,形成壮观的“云海”,二甫警务室也因此被村民称为“云上警务室”。
“帮忙寻找丢失的牛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社保手续、协助收割麦子和橡胶……”在这里,村民遇到问题,往往第一时间联系警务室民警,警民关系更似相互信赖的家人。
村民张鹏程表示:“我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家中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好几次家里有事,都是派出所民警帮忙解决后,老人才告知我们。”
“这些年轻人真好,看到他们,心里就觉得暖乎乎的。”今年1月底,60多岁的黄奶奶外出砍柴时不慎扭伤腰,柴火散落一地,无奈之下报警求助。董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老人将柴火送回家,并从医药箱中取出药贴,叮嘱老人按时敷用。得知老人独自生活后,春节前夕,董浩购买生活用品前去回访,老人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满是感激。
“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二甫警务室民警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民情联系卡”。董浩在一次次走访中,总结出热心待、静心听、用心察、交心谈、耐心调的“五心工作法”。通过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聊一聊“柴米油盐”,问一问“家长里短”,听一听“鸡毛蒜皮”,记一记“问题清单”,从“只言片语”中掌握“急难愁盼”,从“欲言又止”中捕捉“言外之意”。
自2020年4月成立以来,二甫警务室秉持“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的理念,先后组建“防诈骗宣传小队”“爱民实践小队”“志愿服务小队”。累计开展集中反诈宣传40余次,发放传单300余份,为群众止损4万余元,全力筑牢边境安全防线。
“不用你知道我是谁,我把那祖国的边关日夜守卫……”激昂的歌声中,巡逻队员沿着边境线坚定前行。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