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帖家长说,孩子刚上三年级,最近上课发现语文老师突然开始教ABC、背单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本学期同时带语文和英语两门主课。“孩子才9岁,正是学语言的关键时候,语文要读课文练语感,英语要练发音记单词,一个老师哪顾得过来?”家长语气里满是焦虑,“上周开家长会
宁波家长急了!小学语文老师兼教英语引争议,教育局回应引热议
这两天宁波家长群里炸开了锅,有位家长连夜在论坛发帖,说孩子的语文老师同时兼教英语,这事儿越闹越大,现在成了本地教育圈的热门话题。
发帖家长说,孩子刚上三年级,最近上课发现语文老师突然开始教ABC、背单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本学期同时带语文和英语两门主课。“孩子才9岁,正是学语言的关键时候,语文要读课文练语感,英语要练发音记单词,一个老师哪顾得过来?”家长语气里满是焦虑,“上周开家长会,我去问班主任,老师支支吾吾说‘现在老师不够用’,可再缺也不能让主课老师跨着教吧?”
帖子一发,底下跟了几十条评论。有家长翻出孩子作业本对比——语文造句题错字连篇,英语单词拼写错误率高;更有人拍了课堂视频:老师讲英语时明显卡壳,“good morning”都说成“good night”,底下孩子哄堂大笑。“这哪是教课?简直是糊弄!”一位匿名家长的话戳中了很多人。
事情发酵后,宁波市教育局给出了官方回应:“目前部分小学师生比确实偏紧,教师兼任两门学科属于合理调配,但所有任课教师均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经过考核。”
这话乍一听挺“有理”,可仔细琢磨总觉得不对劲儿。就像咱去饭店吃饭,厨师有健康证就能同时做川菜和粤菜?一个是重油重辣讲火候,一个是清鲜原味讲刀工,锅铲来回换,菜的味道能保证吗?教育又何尝不是这个理儿?
语文和英语看着都是语言学科,可门道差着十万八千里。语文要啃文言文、品古诗词,老师肚子里没点墨水,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英语要纠音标、练听力,发音带点口音,孩子从小跟着学,以后纠正都难。就说我家邻居王老师,在小学教了二十年语文,去年被安排兼教英语,她跟我倒苦水:“备一节语文课得查三本书,英语课又得做单词卡片,晚上十一点还在改作业,现在上课说话都没力气,更别说琢磨怎么把课讲得有意思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的状态。我表姐家孩子在涉事学校读三年级,最近总说“上课像坐过山车”——前一秒还在分析《秋天的雨》里的比喻句,下一秒就得背“red apple”,孩子直犯迷糊:“老师,这两个课咋感觉不是一回事儿?”
教育是最容不得“凑合”的事儿。咱老百姓挣钱供孩子读书图啥?不就图遇到个“门儿清”的老师,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吗?要是老师自己都搞不清语文该重积累还是英语该重应用,孩子的基础能打牢吗?小学是盖房子的地基阶段,今天语文课缺了块砖,明天英语课少了根梁,等上了初中高中,再想补可就难了。
说句实在话,当老师的都不容易,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对得起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是最朴素的道理。要是为了省俩编制,就让老师当“全能演员”,最后吃亏的还是咱孩子。
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放在今天教育这件事上,还是这么个理儿。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宁波市教育局官网、宁波某家长论坛(2025年9月1日发帖)
来源:趣说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