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酸菜撬动大产业 辽宁沈阳全力打造“全国酸菜之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5:29 1

摘要: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新华网沈阳3月27日电(刘舒)“无酸菜,不东北!”说起东北美食,酸味绵柔、清脆爽滑的酸菜,往往成为话题的中心。寒冷的冬日里,来一碗浓浓的酸菜汤,不仅温暖了胃,更通透了全身。

辽宁省沈阳市是东北酸菜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酸菜产业基础,加快培育酸菜特色品牌,打造产值百亿级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加速向“全国酸菜之乡”迈进。

资源优势助力土特产腌出“幸福味”

东北酸菜,是中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发酵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制作历史而闻名。它是东北人冬季餐桌上的“当家菜”,也是东北炖菜、火锅、饺子等美食的“灵魂配料”,承载着浓厚的地域饮食文化。

在辽宁沈阳,每家每户自己动手腌酸菜曾是“冬日必备”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腌酸菜走上了规模化生产道路,吃酸菜也不再是“冬日限定”,在市场商超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得到,随时可以品尝到“家的味道”。

“沈阳市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产出的白菜口感顺滑爽脆,为腌制优质酸菜奠定了坚实基础。”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沈阳市大白菜播种面积19.2万亩,大白菜产量103.3万吨。其中,新民市和康平县大白菜产量分列全市前两位,总产量占全市的70%。

“新民市还是国家重要大白菜产地,是全国优质大白菜主产区之一,享有‘大民屯白菜’国家地理标识。”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为收获季,在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村民们在田间收割大白菜。

原材料供应充足,成为支撑沈阳酸菜产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沈阳酸菜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正在经营的酸菜生产企业达到65家,年产总量约有7亿斤,年生产总值约20亿元,占全国销售份额约60%-70%。

依托酸菜产业的发展,沈阳的优质白菜有了稳定的销路,当地农民也靠着一颗颗大白菜,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我们家种的白菜,一部分自己留着腌酸菜,剩下的卖给酸菜加工企业。”新民市大民屯镇农户梁文艳笑着说:“原来自己卖白菜,一亩地收入才1000多元,现在卖给酸菜企业每亩地能赚2500元,还比以前零散卖省心多了。”

图为炖酸菜。

产业升级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

走进沈阳榆园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浓郁纯正的酸菜香气扑面而来,一排排不锈钢发酵罐映入眼帘。从白菜的发酵、整理、清洗、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

“白菜在发酵池里发酵一段时间后,经过整理、清洗,在这些不锈钢的发酵罐里继续发酵,保证了酸菜的口感。”沈阳榆园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保经理王芳芳说:“通过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近年来,沈阳市的酸菜生产企业通过科技赋能,在保留“老味道”的同时,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通过精准的参数控制,确保酸菜的品质和口感。

为了推进酸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沈阳市政府部门聚焦酸菜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酸菜产业集聚效果加速显现。

据了解,2023年,工信部等十一部委确定“沈阳新民酸菜制品”为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对此,新民市围绕“一中心五基地”(酸菜食品科技研发孵化中心、白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基地、白菜种植基地、酸菜腌制基地、酸菜加工基地和酸菜食品生产基地)总体布局,扎实推进新民酸菜制品产业集群发展。

图为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加工车间。

目前,由沈阳时丰酸菜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民酸菜产业集群项目——东北酸菜腌制研发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具有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加工车间投入运营,实现了酸菜自动称重、分装规模化生产,并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实现了防腐剂“零添加”。“我们现在共有6条生产线,均运行良好,日产酸菜能力达到10万斤。”沈阳时丰酸菜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策说。

在与科研院所合作方面,2024年,新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白菜种质选育基地及新品种繁育基地,开展了24个白菜品种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将从中选取出口感最佳、营养含量最优、最适合腌制酸菜的白菜品种,从源头实现酸菜品质和价值的提升。

此外,沈阳市还将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围绕白菜种植、酸菜腌制、产品开发等起草团体标准,对酸菜行业进行全过程技术规范,并聘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制定“新民酸菜”地方标准,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品牌打造推动地方美食千里飘香

近年来,东北旅游热度逐渐攀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沈阳。对此,沈阳市在推动酸菜产业升级的同时,借势而为,完善酸菜品牌建设和推广,让更多人品尝到地方特色美食。

夜幕降临,在沈阳市沈河区的一家东北菜馆内,来自四川的游客赵之涛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酸菜炖排骨,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吃北方的酸菜,口感真不错,配上排骨,真香。”

酸菜肉卷、脆皮尖椒酿酸菜、酸菜拌蚬子……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除了传统的“炒”与“炖”,沈阳市不少店家改良烹饪方式,推出酸菜的花样吃法。越来越多的游客被酸菜的独特风味所吸引,不少人选择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将这份美味带回家。

同时,沈阳的酸菜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黑龙江翠花集团新民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吴耀波说:“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公司已将酸菜卖到了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外企可借助海外电商直接订货,随时通过视频查看酸菜的生产进度,让他们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图为酸菜肉卷。

为了进一步提升沈阳酸菜的品牌影响力,沈阳市积极搭建平台,推动酸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月21日,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沈阳新民市举办。大会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酸菜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据了解,今年,沈阳市农业部门还将组织召开沈阳酸菜大会、2025年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等多场活动,开展酸菜产品专项推介和产业招商,讲好沈阳酸菜故事,吸引更多人来沈阳推动产业发展。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市将通过打造“酸菜之乡”,形成从种植、腌制、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提升白菜的附加值,还通过联农带农机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成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未来,沈阳市将依托新民市“一中心五基地”总体布局,在原料基地、产业集聚、质量安全、品牌营销和产业融合5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沈阳酸菜”“新民酸菜”区域公用双品牌,建设北方酸菜核心产区和行业品牌企业集聚地,让沈阳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酸菜之乡”。

来源:沈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