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降级”的风吹到了顺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08:40 1

摘要:在这股浪潮中,在教育上花钱豪气的顺义妈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采访了几位顺义妈妈,她们都纷纷表示,消费降级和教育之间的冲突一直都在发生,在降级潮中,她们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一起听听她们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

今年年初,我从北美回到北京生活,发现无论是媒体上,还是朋友的口中,都在喊着:消费降级了,要节衣缩食了。

在这股浪潮中,在教育上花钱豪气的顺义妈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采访了几位顺义妈妈,她们都纷纷表示,消费降级和教育之间的冲突一直都在发生,在降级潮中,她们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一起听听她们的故事。

“穷游”的暑假

暑假即将快结束的时候,我见到了旅游达人Isla,她刚带着在顺义国际读七年级的儿子游学归来。Isla算了一下,这趟旅行去了南京、苏州、镇江、无锡和上海这五座城市,十五天花了一万多块钱,平均到一天不到700块。

她说:“从住五星级酒店改到住经济型酒店,从打专车出行变成坐地铁公交、从吃米其林餐厅转为在路边吃地方特色小吃店。这次旅行选择的绝大多数景点都是免门票或门票价格很低,比如博物馆、风景名胜区。

为了让消费降级之后的旅行变得稍微有些内容,我在旅行中安排了骑行主题。每到一个城市,我都给儿子安排了一天的骑行活动。我们沿着南京玄武湖、上海黄浦江、苏州阳澄湖都骑行过。

图源pexels

儿子边骑行边总结在南方湿热状态下如何保存体力和耐热性,在他的骑行日记上增添了不少丰富的内容。就冲这一点自学能力的提升,我觉得这趟穷游没有白来。”

以往,Isla几乎每年都会安排儿子去海外游学一次。去海外研学几乎是读国际学校孩子的标配。她也希望儿子更深入国际化、有先进理念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去海外研学,这国际学校读起来味道都不正宗了。

但今年,Isla没让孩子去海外游学,主要是因为先生这几年的收入持续下滑,虽然保证学费和日常生活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要保持以前那种消费水准,就很难存下钱来。

儿子今后还要去美国读本科,这笔开销是硬支出,只能现在省着点花,多存点钱,来支撑未来的留学费用。

Isla一开始觉得安排穷游有些委屈了儿子,但是她看着儿子在旅行中快速成长,又让她觉得穷游比所谓的豪华游对儿子更有教育价值。

为了帮妈妈省钱,儿子在高铁上一直刷着手机对比酒店的性价比,到了餐厅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团购套餐。儿子态度,让Isla有些欣慰。

欧美之外的留学

8月底,我一连参加了五场升学聚会,都是我女儿的同学,分别在顺义和海淀读国际学校。他们都选择GAP了一年,铆足了力气冲美国大学。

五个人中只有一个孩子如愿去了美国留学,其他四个分别去了香港和新加坡留学。

从小学开始就奔着美国去的孩子,怎么纷纷选择了留了亚洲?

从数据上看,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持续走热。新加坡2025年预计接收约3.8万中国留学生,较2024年增长22%,创历史新高。

2024-2025申请季,香港五大名校整体申请量较上一年暴涨200%,香港大学报考人数达42,916人,创近五年新高。

AI生成

聚会中,子维妈一脸疲惫,子维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从北京飞香港机票也只要千元,这比动不动就上万块飞去美国便宜太多了。还是香港留学划算,生活费也比美国便宜不少吧! ”

朋友的话直接戳中了子维妈的软肋,对于平时住在千万别墅里,享受着富人生活的子维妈来说,香港一直都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她说,以前她的眼光很高,除了英国和美国,加拿大她都不考虑。不管别人怎么说港中文有多好,师资有多么强,学校在QS世界排名在37名,但是在顺义妈妈的世界里,依然还是有着非常深的欧美大学为“尊“的执念。

“其实,子维是拿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我把学费和生活费做了一个对比表,其中美国学费最贵,我们申请的几所大学都在洛杉矶,学费一年都在35万人民币以上。其次是英国,平均学费也在30万人民币以上。而港中文学费也就18万,几乎比美国的学费便宜了一半。子维爸最后还是选了香港,他今年已经60岁了,想减轻经济压力。这几年供完子维姐姐在英国留学,他已经感到了力不从心了。第二就是就业问题,子维姐姐正面临毕业,她在英国找不到工作,但是香港方面却给她抛来了橄榄枝。我想着,他们两姐弟一起在香港还有个照应。如果子维想继续去英国或者美国读硕士,一年或者是两年的费用,我们的经济压力会小一点。”

子维妈的一番真诚回答,让没有想到,她这样在我眼里不差钱的人,也开始算起了细账。

29.9的马术课

花百万培养孩子成为马术运动员,各种奖项拿到手软,顺利进入世界名校的故事,曾让妈妈们被马术吸引。

“身边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朋友都在催着我报马术俱乐部,我一直犹豫着没有报名。看过几家朋友推荐的马术俱乐部,价格虽然没有前几年贵了,但是入会就要十几万。”芊芊妈说。

芊芊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在北京一所知名的国际学校的小学部就读。在自己家东四环小区的电梯里,隔三岔五就换上了马术培训的广告。

芊芊妈说:“今年五月份,我在团购了一张29.9元的马术课。加上租服装和教练指导,总共算下来一堂课体验下来只花了59.9元。”

芊芊妈对她的朋友圈孩子学马术情况的进行了统计,发现十多个学马术的孩子,最后只有一家坚持下来了,似乎还是每个月只去一次。

图源pexels

其他的孩子们都把马术当作了贵族运动的体验,去几次就打了退堂鼓。孩子们是退了,但是加入马术俱乐部的钱没法退。她的一个闺蜜一口气买了一百堂课,儿子学了几次,死活都不想学了。闺蜜只能带娃上马,熬了两年才把马术课“耗”完。

芊芊说:“都说马术是贵族运动。而我看来,马术就是一种普通的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都是为了锻炼身体。如同德国诗人卢梭说过: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后来芊芊选择了网球,并坚持打了三年,虽然也价格不菲,但相对马术来说还算“降级”。但这种降级,并不是教育意义上的妥协,而是一种从虚荣和攀比中抽身。

芊芊妈还坦言,在北京友谊商店的转转商店,有她的二十来个奢侈品包包。她形容处理这些堆在家里不用的包,就像是处理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一样。

芊芊爸做的是餐饮连锁生意,这几年现金流的紧缩让芊芊妈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心。断供,这真不是媒体上报道那样远离生活,而是随时就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她说,芊芊准备读小学的时候,她每天操心的不是芊芊如何择校,更多的则是想着万一没钱了,芊芊的教育该如何继续呢?

未雨绸缪是芊芊妈现在的主要想法,她不想没钱硬挺,离芊芊读完大学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她必须要提前打算,除了资金储备,她更需要调整教育方式,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而这一切,还要保证教学质量不能下滑。

省钱是容易,而质量不下滑是需要想办法的。

芊芊妈分享了她的三个省钱保质的方法。

第一个是资源整合。例如,学英语这一项,以前周末芊芊妈都会把芊芊送到英语补习班,一个月下来至少花去小一万块。现在,芊芊妈每周都会带着芊芊来自家餐厅,和一帮母语是英语的小朋友学英语。

她说:“我也是针对消费降级之后推出的一个外企家庭日的套餐,几乎是成本价。没想大家都消费降级了,一推出来,几个美国公司的客户就订满了。芊芊也通过参加活动,英语提升得非常快。”

第二个方法是用好各种兼职。今年暑假,她请了留美回国过暑假的孩子给芊芊当陪读,芊芊特别喜欢听这个留学生给她讲美国的故事。

她说:“芊芊还没有到那种需要请顶级水平老师的时候,留学生就是陪着芊芊玩就行,钱也赚得轻松,而我们也正好需要年轻人活力带动芊芊,可算双赢的一次选择了。”

第三个方法就是增加高效陪伴,芊芊妈认为,这是在省钱的过程中悟出来的道理。

芊芊妈亲自参与到芊芊的很多兴趣培养中,创造和芊芊之间的共同话题,并且也给自己报了网球课,和孩子一起训练。芊芊很开心,对打网球更有兴趣了。

经济上行的教育消费渐行渐远,对顺义妈妈而言,消费降级不是一阵风,而是成为生活方式的常态。

房贷、现金流、留学费用,都让她们不得不精打细算,既是算账,也是算未来。教育依然重要,但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必须更精准、更有效。所谓降级,不过是把泡沫挤掉,让价值回归。

近期活动推荐

消费降级不是教育价值的降级,而是提醒我们要更精准、更有策略地为孩子做规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正身处新加坡,或者孩子就读于本地国际学校,可以关注我们即将举行的线下讲座:

9月27日|2025 EduKnow 英美留学分享会·新加坡站

本次活动聚焦 英美本科申请,特别面向新加坡国际学校家庭。现场将解析最新的申请趋势与案例,帮助家长更清晰地理解如何在本地背景下规划升学路径。

活动还将涵盖 2026 美英港新申请季趋势、顶尖学府录取逻辑、申请策略、文书规划、竞赛提升、职业发展与海外生活等话题。嘉宾包括申请导师、国际竞赛教练、藤校毕业生,以及不同领域的资深老师。现场同时设有留学博览会,便于与机构代表、顾问面对面交流,获取一手信息与建议。

无论你正在申请、提前规划,还是仅想探索更多可能性,这一天都值得留出时间。

来源:留学全知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