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汝州市持续完善“综合体+”普惠养老体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4:54 2

摘要:3月19日,春日晨光下,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幸福院门前大片的油菜花随风摇曳煞是好看。今年85岁的朱寨村村民朱水娃早晨起床后,顺着村中柏油路、绕着油菜花田正在散步遛弯。

3月19日,春日晨光下,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幸福院门前大片的油菜花随风摇曳煞是好看。今年85岁的朱寨村村民朱水娃早晨起床后,顺着村中柏油路、绕着油菜花田正在散步遛弯。

“早上的空气最好,转几圈活动活动身体,等一会儿村里的老伙计们都过来了,我们去幸福院的棋牌室打几把牌、唠唠嗑,晚年生活不无聊。”朱水娃乐呵呵地说。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老龄化问题明显高于城市。相较于城市,农村老年人呈现出购买力较弱,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高龄失能程度高,照料负担重等特点。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近年来,汝州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探索可持续的农村养老路径,增进农村老年人福祉。这不仅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更是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上午8时许,朱寨村村支部书记朱学卫来到村幸福院,打开各功能室的屋门招呼已经在等候的几位老人进屋坐。

“我们村的幸福院每天都会按时开放,这里设置有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休息室等功能室。每天都有20多名村里的老人在这里休闲娱乐。”朱学卫说,这一辈的老年人都闲不住,除了有一定体力的会到田里干些农活外,大部分都在家闲着无聊,孤独时间长了身体容易出问题。

“自从村里建设了幸福院,老年人也有了去处,大家聚在一起下棋、唠嗑,精神状态也都更好了。”朱水娃说。

“为方便村中老人就餐,特别是留守老人,我们村还在幸福院旁边建设了‘百姓大食堂’配套设施。老人们在这里办卡就餐,70岁以上充值100元村集体给他补100元,80岁以上老人充100元补150元,算下来,平均每顿饭不到5元钱。”据朱学卫介绍,大食堂提供的午餐一周每天都不重样,有肉片汤、焖面、饺子、面条等,老人们都很喜欢在这里就餐。

“下一步,我们还想在幸福院的对面建设老年公寓,主要服务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招收护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朱学卫说,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照顾老人的时间有限,让行动不便和独居老人长期住在这里,也是为年轻人减轻负担,让他们在外务工没有后顾之忧。

留守老人的问题解决了,但农村还有一些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他们的养老问题该怎么办?

走进寄料镇敬老院,干净整洁的院区路面、形态各异的花坛绿化、品种多样的菜园蔬菜,还有与绿植融为一体的休闲长廊,老人们或悠闲地坐在连廊椅上交流,或不紧不慢地在翻耕着菜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敬老院入住的都是‘五保户’老人,他们无儿无女,年龄大了生活没法保障就可以申请到这里来。年龄从50岁到89岁都有,目前入住有26人。”寄料镇敬老院负责人杜春怡说。

广场上,在春日的暖阳下,敬老院工作人员正带领一些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做手舞操。“我们每天都会带领老人们做游戏、整理内务,让他们动起来,老年人最怕不活动,时间长了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杜春怡介绍道,为了让这些“五保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人员还会带领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到菜园进行适当的田间劳动。

“这个季节,偶尔给田地除草、浇水都是我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大部分人种了一辈子地,到老也忘不了对土地的情怀。”今年66岁的李明林是这里的入住老人之一。他和其他两名老人帮助工作人员采摘完中午做饭用的菠菜后,来到了他的房间。

“这是我们的房间,两人一间,每天工作人员都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晚上还会为我们打来温水泡脚,他们照顾得很周到,我们住的也很舒心。”老人居住的房间内,地面和床铺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而且房间没有异味。

“农村老人都喜欢吃家常饭,我们院会保证老人们一周3顿有肉,蛋类每天都有补充,水果和奶每天也都会供应。”工作人员说,“中午给老人们做捞面条,我们每天都会征求老人们的意见,做他们喜欢吃的饭食。”

为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该市还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为有需求的老年村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我们这所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建设有50个房间,100张床位,每个房间都配备有独立卫生间、床位呼叫器等设施。”在寄料镇北周庄村的坡地上,一座私营农村新型养老中心已经建成运营。

据汝州市氧林雅居苑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宗帅介绍,该养老服务中心在完善住室各项功能的基础上,还配备有餐厅、娱乐室、康复理疗室、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我们目前有12名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工全天候为入住老人服务,入住人数32人,除了本村和周边乡镇的老人外,还有外县的老人也慕名前来入住。”张宗帅说,该中心运行以来,在满足区域内供养人员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将养老服务触角向周边县镇村延伸,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全方位、专业化养老服务。

今年75岁的程申是寄料镇卢沟村人,之前因身患脑梗一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我来这里居住已经有将近半年了,以前都下不了床,现在拄着拐杖都能到处走动,甚至有时候还能不用拐杖行走。”程申说,在这里居住,护工们护理得很周到,有什么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而且这里老人们多,在一起生活心情很好,病情也在不断好转。

“为了让老人们有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我打算在院区门前的坡地上再建一处游园和一些户外娱乐设施,比如门球场、高尔夫球场,让他们不光是吃好、住好,还要让他们舒心、开心。”张宗帅对中心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有自己的想法。

据了解,目前汝州市现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36家,共有床位3066个,入住老人1415人,从业人员409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以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村)、小区,分散式布局若干个养老服务站点,形成“综合体+”普惠养老网络体系。同时,优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进市、乡镇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从而保障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化发展。(蔡长伟 宋乐义 陈向博/文图)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