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55年,李氏朝鲜的世祖李瑈造反,从侄子端宗李弘暐手里夺取了王位。端宗李弘暐在狱中去世,传闻是被毒杀。朝鲜史称端宗升遐。邻国小弟换了领导人,还是非正常流程,宗主国大明派大使去汉城质问。
1455年,李氏朝鲜的世祖李瑈造反,从侄子端宗李弘暐手里夺取了王位。端宗李弘暐在狱中去世,传闻是被毒杀。朝鲜史称端宗升遐。邻国小弟换了领导人,还是非正常流程,宗主国大明派大使去汉城质问。
你们藩王叔叔为什么造反杀害国王侄子?这是不忠之举啊!李瑈也不含糊,直接糊弄。说李弘暐是为了寻建文帝而去,乘着一朵白云跑啦!大明礼部一听,吃了个哑巴亏,屁也不敢放一个。此事遂不了了之。
其实,李氏朝鲜人也不是第一次这么怼大明了。作为藩属国,他偶尔表现的挺硬气。
李氏朝鲜建国基本和大明同期。初代朝鲜国王太祖李成桂通过革了投靠蒙古人的王氏高丽的命,获得了政权。为了获得大明的承认,他一开始就毕恭毕敬。但是,李成桂毕竟是武人出身,也有一些小脾气。
李成桂经常在国内私下吐槽明太祖朱元璋残暴无道,屠杀功臣,毫无仁德之心,动辄对他朝鲜国索取无度,不能满足时候则要将会入侵攻击朝架势以威胁朝鲜人。气得李成桂天天大骂老朱,但是只能躲在汉城的小宫殿里偷偷骂,他可不敢公开发什么牢骚。
朱元璋还曾经怀疑有很多浙江人和朝鲜人有来往,所谓当朝鲜人的内奸,故已经杀光了几十家浙江人,以此事情传旨警告朝鲜人:两浙民中不良者,爲尔报消息,已戮数十家矣。其高丽山川鬼神,岂不知尔造祸,殃及于民! 此生衅一也。——《朝鲜太祖实录》第三卷
除此之外,朝鲜实录史料悄悄记录下朱棣篡位是蓄谋已久。建文帝的确自杀于宫中,他死的时候还有四十多个宫女陪葬,一起吊死了。建文死三日后,燕王就迫不及待称帝。
永乐十五年,年已近六十的朱棣老当益壮,秘密指示朝鲜使臣告知朝鲜国王帮其选朝鲜美女。朝鲜人还记录了朱棣屠杀了三千名宫女,极其残暴。原因不过两个姓吕的妃子互相攀老乡,但是其中一个吕女不理睬另外一个出身商人家庭的吕女,结果商吕诬陷她人,杀了一批宫女。商吕自己跟宦官搞对食,被人告发到朱棣那,说是要谋逆。朱棣一气之下,杀了三千宫女泄愤。
明仁宗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皇帝就死了。朝鲜人还很好奇,觉得朱高炽怎么皇帝当这么短就死了?专门派人跑到北京来一趟,打听朱高炽咋死的。然后他们回国后就以讹传讹,说小朱同志是被雷劈死的。问崩逝之故于华人, 或云天震之, 或云-病而崩, 讳之也。——《朝鲜世宗实录》第二十九卷。
朝鲜人还详细记录了朱高炽死了,居然还拉了五个人殉葬,并不能称之为“仁”。
李氏朝鲜以宗藩关系,事大主义,对待大明强调崇拜与狂热。虽然也有分离,强调怀疑或冷漠。但实际上也曾有过逐鹿中原,取而代之小九九。虽然千年以来并没有任何行动付诸实施,但自然也有过轻蔑不屑、嘲讽戏谑的心思。
所以,很多记录里对大明都是嘲讽值拉满的。
围绕朱高炽的死,朝鲜人还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朱高炽太好佛事,费钱,国祚不会长。并且认为儿子朱瞻基和孙子朱祁镇两代皇帝都不太省心。朱瞻基是贪玩,天天斗蟋蟀。经常玩耍到废寝忘食,一连十几天都忙得没时间去给皇太后问安。而朱祁镇是不太孝顺。后宫破事一堆,后宫宫斗到害死明宣宗的一堆儿子,才会最后选出朱祁镇这么不中用的儿子来继承大统。
骂朱瞻基:帝好游戏。骂朱祁镇:皇太子亦轻佻。——《朝鲜世宗实录》五十四卷
关于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朝人自己畏畏缩缩,不敢承认是军力不足,反而大肆宣扬是某些阴谋集团挖了坑,太监、文官狗斗不已。朝鲜人不同,因为朝鲜一直是元朝的附属,全国都曾经是元朝的“征东行省”。王氏高丽当权时,朝鲜的皇后一律都是蒙古公主担任。
所以继承高丽衣钵的李成桂的子孙害怕蒙古怕得要死。他们写到:天子亲征,反陷虏庭,胡骑乘胜,直捣于皇城之下,其兵力何如哉!以中国 高皇帝拔乱之功与今日甲兵之盛,一战而败,至于如此?朝鲜人开始整军备战,预备也先大军拿下北京,下一步就要打朝鲜了。他们已经想好了逃跑或者投降的方案。
对于正德皇帝朱厚照,朝鲜人不吝笔墨,黑上加黑。不仅在史料中骂正德不是个好皇帝,大臣们为了进谏,甚至刀插在胸脯上去见正德,正德都不屑一顾,还骂大臣活该。颇有类似比干剖心去找商纣王纳谏一样的忠臣不-得-好-死的场景。甚至还说正德正事不干,在皇宫内外建了一大堆和尚庙,什么用也没有,只会荒废国力。
对待嘉靖就更离谱了。嘉靖被十几个宫女勒死不成,闹出“壬寅宫变”。朝鲜国王和大臣聚在大殿里,朝也不上了,就讨论明朝这些破事,吃瓜看戏。甚至还怀疑这些宫女背后是不是有重大利益集团,才突然干这种谋逆大罪?听说嘉靖不死,李氏朝鲜的国王和大臣还假惺惺派人去北京慰问,嘉靖专门下旨,赏了朝鲜国王一笔银子,说你们慰问得挺好,孝心可佳。
到了隆庆皇帝时,朝鲜人就开始写小作文了。比如,特地曝光隆庆的妃子、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出身不好,从小被万历他外公卖到隆庆帝正室陈皇后家当奴才。陈皇后是大家闺秀,并不嫌弃这个李姓婢女,两人从小玩得比较好,亲如姐妹。
后来,陈皇后嫁给隆庆帝,某天带小姐妹进王府玩,被纯属好色成性、以色取人的隆庆帝看上,睡了万历他妈李太后,就此留了下来。在万历当皇帝后,两宫皇太后关系非常好。万历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去问候陈太后,她是嫡母。然后再去问候亲妈李太后。李太后听说儿子去问候了陈太后,就非常高兴。如果听说儿子忘记问候了陈太后,就很不爽。
这一段描写,似乎把两宫皇太后描写得像女同搞基。
仁圣太后陈氏,通州人。慈圣皇后李氏, 少贫贱,其父卖与陈家,两后相与亲爱,作爲兄姝。 陈后入宫之后,要与相见,召入内,隆庆皇帝见而悦之,命留宫中,生今皇帝及潞王与两公主。 李氏贵之后, 爱敬陈氏, 无异前日。 常立侍,不敢坐,及尊崇太后之后,始得傍坐,两宫和好无间——《朝鲜宣祖实录》第六卷
对于明朝剩下的几位皇帝,泰昌、天启、崇祯,朝鲜人是能黑则黑。因为泰昌登基太短即薨逝,朝鲜人甚至搞错了他的年号,以为叫“德胜”。后来又骂天启皇帝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对于崇祯,也没客气,嘴上没留情。骂崇祯荒淫、刚愎、无德,乱杀了袁崇焕,才导致亡国。
只有一个明朝皇帝,李氏朝鲜人没敢骂,也没有黑,而且跪下来崇拜,感恩戴德。这就是实际上的明朝亡国之君,造了大孽的万历皇帝。因为万历三大征,帮朝鲜打退了丰臣秀吉的日本侵略军,帮他们复国成功。
朝鲜人一辈子记得这山海一样的恩情。万历在中国史书上黑得不像样,在李氏朝鲜人那里,却是一派明君,救苦救难的圣母,千古大帝的模样!也是莞尔一笑了。
来源:历史按察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