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他发现公司越来越不对劲:买个2000块的设备要签5份单子,部门开会比干活时间还多,新来的00后员工私下喊公司"小公司身板,大企业做派"。
老张在深圳开了家电子配件厂,员工60多人,年营业额8000万。
最近他发现公司越来越不对劲:买个2000块的设备要签5份单子,部门开会比干活时间还多,新来的00后员工私下喊公司"小公司身板,大企业做派"。
这种"小公司得大企业病"的情况,我走访了200多家中小企后发现,10家里有7家都中招。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治这个病,保证不说虚的,全是能落地的干货。
一、小公司最容易得的5种"富贵病"
1、"盖章狂魔"症
买支自来水笔要部门主管、财务、副总三层审批,采购流程比大
公司还复杂。东莞有家模具厂,老板自己都说:"现在买个螺丝钉,流程比给儿子办户口还麻烦。"
2、"会议发烧友"病
每天早会、周例会、月总结会,会议记录比工作报告还厚。杭州
有个电商公司,6个人的团队一周要开8个会,员工吐槽:"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的路上。"
3、"部门围墙"病
销售部和技术部互相甩锅,生产部和仓储部天天扯皮。苏州有家
服装厂,设计和市场部隔着一堵墙办公,半年没说过话,新品上市总慢半拍。
4、"表格收集癖"
要求员工填日报、周报、月报,还要写心得总结。北京某广告公
司新人离职时说:"每天填表2小时,真正干活的时间还没填表多。"
5、"流程打结症"
简单的事要走复杂流程,就像打游戏要闯十八关。重庆有家火锅
底料厂,客户投诉处理要经过7个环节,等到处理完客户早跑光了。
二、病根在哪?三个要命的坏习惯
1、"装大款"心理作祟
觉得公司发展了就得学大企业的派头。有个老板跟我说:"客户
来考察,看我们流程正规才放心。"结果搞了套复杂的ERP系统,反而把车间管乱了。
2、"怕出事"心态过头
因为三年前采购员吃过回扣,现在买个扫把都要三人比价。这种
因噎废食的做法,就像怕孩子摔跤就不让学走路。
3、"堆人头"式管理
总觉得人多才像正规军。认识个老板把20人的团队拆成5个部
门,结果沟通成本翻倍,效率反而降了40%。
三、治病三招,照着做就有效
1、第一招:砍流程像减肥
拿出所有审批流程,问三遍:"不签这个字会死吗?"
5000元以下的采购,让部门负责人直接拍板
客户投诉24小时内必须给初步回复
深圳有家机械厂用这招,把采购审批从7步砍到2步,采购周期从15天缩到3天。老板说:"现在买个设备比叫外卖还快。"
第二招:拆部门围墙有妙招
把销售和技术混编成"打仗小组"
每月搞次"交换人生":让生产部的人去跟两天销售
设立"快速反应奖金",哪个跨部门协作项目完成快就发钱
东莞的电子厂试了这方法,技术部小哥跟着销售跑了趟客户,回来连夜改设计,拿下个300万大单。现在他们自己组了个"突击队",专啃硬骨头订单。
第三招:治会议病有绝活
站着开会,超过30分钟散会
开会必须带解决方案,不能只提问题
周五下午定为"无会日",雷打不动
杭州的电商公司实行后,会议时间砍掉70%。有员工调侃:"现在开会像打仗,有事说事,说完就撤。"
四、防复发记住三句话
"能一个人定的别两个人商量"
"流程是为赚钱服务的,不是摆谱用的"
"小公司的优势就是船小好调头"
老张的厂子用了这些办法,半年时间变化惊人: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缩到22天,员工填表时间减少60%,年底算账发现,省下的管理成本够买台新设备。最重要的是,00后员工也不喊"大企业病"了,有个小伙子说:"现在上班像打游戏通关,干得带劲!"
说到底,管理公司就像穿衣服,合身最重要。别看见大公司穿西装就打领带,咱们小企业穿T恤运动鞋照样能跑得快。记住:管得轻,跑得赢!
来源:喻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