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路虎,大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成功男人的标配,哪个男人没有想过开着路虎带着心爱的妹子一起逛街兜风呢?
一提到路虎,大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成功男人的标配,哪个男人没有想过开着路虎带着心爱的妹子一起逛街兜风呢?
可世事难料,这个历史悠久的豪车,最近居然成为了“打折笑话”,一张“路虎发现运动一口价,16.98万元”的海报在各大媒体里疯传。
曾经的路虎需要加价才能买下,如今一下子狂降20万,相当于打了骨折,路虎这是真的跪着卖车了,那些高价买车的消费者怕是心都碎成玻璃渣了。
那么路虎为何如今“跪着”卖车了?它又是怎样到了这个地步的呢?
十年前路虎极光刚进入中国市场时,那叫一个风光无限,指导价60多万不算什么,想提车还得再加个20万,80万起步的价格愣是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那时候开路虎的男人仿佛自带成功男人的光环,尤其是电视剧《蜗居》里,张嘉译一句“路虎是男人的腿”,更是让开路虎与成功男人深深捆绑了起来。
数据显示,2010年路虎在中国的销量不过2.61万辆,可到了2017年,直接飙升到14.6万辆,翻了整整4.5倍。
那是路虎的巅峰,也是无数中年男人梦寐以求的“人生标配”。可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如今的路虎会跌到这般田地?
最近一张“路虎发现运动一口价16.98万”的海报刷爆了朋友圈。比起指导价38万,直接降了22万,相当于打了4折,这降幅让人瞠目结舌。
虽然很快有人澄清,这价格是大客户职工或亲属置换专享,普通人拿不到,但全国经销商的实际报价也低至19万甚至更低。
但是从80万加价提车,到如今20万不到落地,路虎这跌落的速度,比过山车还刺激。这价格一出,那些早年高价买路虎的车主,心里估计五味杂陈。
花80万买的面子,如今邻居20多万就能开回家,这落差谁受得了?
更别提那些贷款买车、还没还完尾款的人,看着车贬值比工资涨得还快,心理阴影面积得有多大。
而对于还没下手的潜在买家,这价格反而成了“劝退符”——这么便宜的路虎,还能叫路虎吗?
要知道路虎为什么这么受中年男人追捧?
说白了,不只是因为它空间大、越野强,更因为它贵,贵到普通人望而却步,贵到开出去就自带“成功人士”的标签。
这种高昂的价格,就像奢侈品的护城河,把路虎和普通车区分开来,你想想背个爱马仕的贵妇,和拎个9.9包的路人,气场能一样吗?
同样的道理,开路虎的男人,和开普通SUV的人,身份感完全不同,可一旦降价,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路虎从80万跌到20万,等于从云端摔进泥地,曾经的稀缺感和高端感荡然无存。
那些为它掏钱的男人,不只是钱包缩水,更觉得面子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想象一下,你开着80万的路虎去聚会,朋友夸你混得好,结果第二天他花20万提了辆一样的,回头问你:“这车咋这么便宜了?”你怎么答?
这种从“稀有”到“烂大街”的转变,直接戳中了一些人最在意的虚荣心。
降价短期内确实能清库存、拉销量,比如2023款极光L靠大幅优惠,到4月中就卖得差不多了。
可长远来看,这种“自降身价”的做法,对路虎这种靠逼格吃饭的品牌,简直是自掘坟墓。
奢侈品宁可烧掉库存也不降价,就是怕品牌价值崩盘,路虎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销量没救回来,口碑和形象反而双双下滑。
质量拉胯丢失信任如果说降价伤了路虎的面子,那质量问题就是捅了它的里子。
作为一个以越野闻名的品牌,路虎本该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可现实却让人失望。
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路虎揽胜极光的变速箱缺陷,车主频频投诉熄火、倒挡失灵等问题。
本来好好认错改进,或许还能挽回人心,可路虎偏偏选择“甩锅”,说是用户驾驶习惯不好。
这态度直接把消费者的心给凉透了,那一年,路虎销量首次下滑24%,从此一蹶不振。
质量问题还不止这一桩,根据J.D.Power的评价,路虎多年来在质量排名里垫底,百车故障率远超行业平均值。
从顶配的揽胜到入门级的发现,电子系统、变速箱故障成了家常便饭。
2018年,30多名车主甚至跑到上海总部维权,2019到2022年,全球召回记录高达157条。
民间流传的“修不好的路虎”,虽是调侃但质量评价机构的数据也显示,路虎的百车故障率常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个连质量都靠不住的豪华品牌,怎能留住消费者的信任?
与此同时,外部竞争也在加速路虎的没落,这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翻天覆地,国产品牌如比亚迪、理想、吉利崛起,不仅价格亲民,性能和科技感还全面碾压路虎。
比如消费者想要空间大、霸气十足的SUV,国产车完全能满足,而且价格往往不到路虎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抢占先机,而路虎却慢了好几拍。
早在2017年,路虎推出过纯电动SUV I-PACE,但因销量不佳和电池短缺停产。
此后几年,它在电动化上的进展迟缓,如今市场上只有8款电动化车型,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势下,路虎的传统燃油车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面对困境,路虎并非毫无作为,它试图通过电动化和品牌重塑寻找出路。
2021年,时任CEO提出“重塑”战略,计划推出六款电动车型,并承诺未来五年投入180亿英镑加速转型。
然而现实却不乐观,目前路虎的电动化车型寥寥无几,智能化也停留在L2级别,与特斯拉、比亚迪的差距显而易见,转型之路,路虎起得早,却赶了个晚集。
此外路虎还在调整内部结构,去年开始负责销售的机构IMSS裁员约20%,结束了此前因中外双方资源争夺导致的内耗,改为由捷豹路虎中国主导。
同时它与奇瑞合作,授权使用“神行者”品牌,试图借国产化东风翻盘,品牌层面,路虎甚至将“Land Rover”拆分为揽胜、卫士、发现三大独立品牌,希望重塑形象。
然而这些努力成效有限,高库存和低销量依然是拦路虎,自救虽有方向,但路虎能否扭转颓势,仍是未知数。
参考资料:那些上过央视315的车企,现在都怎么样了? 新浪财经
销量掉队、车价“骨折”,捷豹路虎牵手奇瑞能否回到豪华阵营之巅 新京报
中年男人最爱的路虎,没了 市界
来源:海员小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