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露风一到,稻穗心一凉!老稻农最怕的就是这个节骨眼上刮起这股“鬼风”,它可比夏天的台风还“阴险”,专挑灌浆的关键时候下手,轻则稻谷空壳,重则直接倒伏,眼看就要到手的收成,真可能一夜之间全打了水漂!
寒露风一到,稻穗心一凉!老稻农最怕的就是这个节骨眼上刮起这股“鬼风”,它可比夏天的台风还“阴险”,专挑灌浆的关键时候下手,轻则稻谷空壳,重则直接倒伏,眼看就要到手的收成,真可能一夜之间全打了水漂!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寒露风,其实就是寒露节气前后(一般在10月上旬)来自北方的第一次强冷空气。它带来的不光是降温,更是干燥大风。此时水稻正处于乳熟至蜡熟期,就像女人坐月子,最怕受凉受风。一旦遇上,稻株生理机能下降,灌浆受阻,瘪谷、空壳立马增多,稻秆发脆,再经大风一吹,成片倒伏,霉变发芽,一年的辛苦,真的就可能白费了。
别慌!只要及时做好下面这3点紧急防护,就能最大程度保住收成,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一点:紧急灌水,“以水调温”是核心!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最有效的一招。寒露风来临前1-2天,立即给稻田灌上深水,水深最好保持在5-10厘米(没过稻脚脖)。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期间水温能比气温高,就像一个“保温杯”,能给稻株根部和小环境持续提供热量,有效抵御低温冷害。等风过天晴、气温稳定回升后,再缓慢排掉水层,恢复湿润管理。切记,若风力极大,要权衡灌水防倒伏的作用,防止水深加剧倒伏。
第二点:科学追肥,“壮秆保叶”是根本!
寒露风来临前,对于叶色偏黄、后劲不足的田块,要赶紧补施一次“御风肥”。以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00-200克)为主,搭配少量尿素(每亩0.5-1公斤),兑水进行叶面喷施。这相当于给水稻快速“喝上一杯浓糖水”,能迅速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输送,让籽粒更饱满,茎秆更坚韧,抗风抗寒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第三点:因田施策,“分类管理”是关键!
不是所有田都一个治法,得看自家水稻的“体质”:对于已抽穗扬花的田块:重点就是保穗、增重,以上面两招为主。对于晚播刚抽穗或尚未齐穗的田块:风险最大!除了灌深水,还可考虑在风口位置设置防风障(比如用塑料薄膜、稻草捆临时搭建),哪怕能削弱一丝风势,都是好的。
对于已倒伏的田块:天晴后立即抢排积水,尽量减少稻穗浸泡时间,防止发芽霉变。能扶起的可轻轻扶起扎把,但若已蜡熟后期,操作需谨慎,避免二次损伤。
总之,寒露风是场硬仗,但不能硬扛,得用巧劲。各位种田的老乡们,这几天一定要紧盯天气预报,提前行动起来!这3点防护措施,简单、实用、成本低,却是守住我们一年丰收果实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赶紧转发给需要的朋友吧!
来源:三农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