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主动破局”稳住外贸基本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0:11 1

摘要:海关总署发布的前7个月数据显示,从进出口总额看,深圳和上海继续稳居全国内地城市前列;从新增外贸企业数量看,深圳、宁波、苏州和广州表现突出;而在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新三样”,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方面,西安、杭州、郑州、重庆等城市不仅在出口额上位居前列

重点城市是中国开放经济的“压舱石”。2025年以来,在日趋复杂的贸易环境下,重点城市正积极从“被动承压”转向“主动破局”。

海关总署发布的前7个月数据显示,从进出口总额看,深圳和上海继续稳居全国内地城市前列;从新增外贸企业数量看,深圳、宁波、苏州和广州表现突出;而在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新三样”,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方面,西安、杭州、郑州、重庆等城市不仅在出口额上位居前列,更在出口增速上保持领先。

重点城市的多元表现表明,在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时,转向全球新兴市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新三样”等外贸新动能、改善产业结构,正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及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

韧性城市出实招稳住大盘

新兴市场成为今年外贸城市的重要增长点。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对非洲出口8781亿元,同比增长25.9%;对亚洲出口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我国对非洲及亚洲的出口比重在提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和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实施多元化市场布局是各城市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重要策略,此举能有效分散贸易风险。企业须精准把握不同市场的消费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定位与设计。欧美等发达市场更青睐高端化、个性化产品,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性价比有更高要求。基于此,企业应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实现出口结构优化,从而构建更具韧性的外贸发展模式。

上半年,增速领先的城市持续对东盟、中东、非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市场开拓。例如,传统外贸重镇城市东莞,对新兴市场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的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其上半年增速在广东省主要外贸城市中居首位。

西宁、防城港等城市虽然外贸基数较小,但增速明显,因为挖掘了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防城港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1.4%,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5.6%,占同期外贸总值的31.4%。

每个城市因产业不同,应对外贸风险与竞争的方式也有所差异。上半年,部分城市出口下降受到传统机电产品等出口下滑影响,但由于培育“新三样”等外贸新动能,从而抵消了传统产品出口下滑的压力。重庆电动汽车出口55.5亿元,增长53.3%;西安“新三样”产品出口326亿元,同比增长38.9%;杭州“新三样”产品出口134.1亿元,同比增长69.3%。

“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模式开始释放乘数效应。广州服装产业通过整合创新应对外贸挑战。例如,广州企业希音通过设计和销售平台整合全球资源,虽然不直接生产服装,但通过广州生产后向全球发货,出口额持续增长。这种“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模式使得广州服装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依托跨境电商独立站整合服装产业链,以快时尚设计与高性价比的优势占据美国市场的头部地位。这种模式的成功,展示了跨境电商在多元化市场中的潜力。”陈和表示。

从“耐力赛”到“晋级赛”如何升级突围

今年以来,深圳半导体行业从业者林宇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作为某芯片企业的生产销售经理,他发现客户订单量持续下滑,部分欧美订单甚至出现延期交付现象。这并非个例,在深圳这座以电子产业闻名的城市中,类似林宇所在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有近万家。

“公司八成以上依赖出口贸易,目前部分中小型芯片设计公司已开始缩减产能,但也有部分国产头部企业逆势实现销量猛增。”他说道。

前7个月,尽管深圳领跑全国,以2.8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城,但7月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数量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在深圳海关注册并有实际进出口行为的企业数量减少了。

这一变化与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密切相关:美国长臂管辖政策持续挤压中国芯片、电动车等产业出口空间,深圳作为芯片主导产业集聚地,受政策冲击产生影响。相比之下,上海依托钢铁、燃油车等传统产业,受影响程度相对小一些。

深圳只是一个缩影,其他韧性重点城市也面临挑战。扩大开放水平的路径选择无固定范式,须结合每个城市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特征动态探索。

从“耐力赛”的承压坚守转向“晋级赛”的创新升维,以技术创新破题产业升级,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中重构外贸竞争力,在深化开放合作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方能实现从韧性承压到外贸强市的进化跃迁。

“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集中的城市,不仅仅依赖于所在城市或产业的整体环境,主要取决于当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研发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是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关键。”陈和表示。

他进一步强调,政府须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集聚研发资源等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例如,正在推动的中试基地评审与扶持,同时加速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为城市和区域构建了公共研发平台。实践表明,研发投入占比高、核心技术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深圳、宁波、东莞等地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规模再次迎来新高峰,民营企业活力十足,成为当地进出口的主力军,得益于这些城市在营商环境优化上的长期积累,也与精准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近日发布的《我国36个重点城市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25年下半年展望建议》报告中提出,应该指导本地外贸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外贸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国内消费趋势,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推动产品转型升级;鼓励外贸企业参与“两新”政策,融入国内消费市场;联合电商平台开设“外贸优品”专区,利用直播带货、线上展会提升内销效率;搭建平台促进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举办外贸产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

整体而言,未来的城市开放竞争力,将更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能力,充分利用“跨境电商+产业带”、数字贸易等新工具;开拓多元化市场的能力,在全球更广阔的市场中找到机遇。

来源:中国锻造进出口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