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19日,日本NHK国际电台的中文广播节目中,一段仅有22秒的脱稿播报,如同一枚炸弹,在中日舆论场掀起巨浪。一名在NHK工作了22年的中国籍播音员,在直播中突然将原稿中的“尖阁诸岛”改为“钓鱼岛”,并掷地有声地宣告:“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随后,他的
22秒的呐喊: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媒体的“叛徒”与英雄
2024年8月19日,日本NHK国际电台的中文广播节目中,一段仅有22秒的脱稿播报,如同一枚炸弹,在中日舆论场掀起巨浪。一名在NHK工作了22年的中国籍播音员,在直播中突然将原稿中的“尖阁诸岛”改为“钓鱼岛”,并掷地有声地宣告:“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随后,他的声音继续回荡:“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不要忘记慰安妇,不要忘记731部队。”
这短短的22秒,成了他职业生涯的终点,却也成了无数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瞬间。
“叛徒”还是英雄?NHK的恼羞成怒
NHK的反应堪称“气急败坏”。这名40多岁的中国员工,从2002年起便为NHK工作,却在短短几秒的“越界”后,迅速被解雇。更令人不齿的是,2025年9月1日,NHK竟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这名前员工赔偿1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
这哪里是索赔?分明是报复。
NHK作为日本的国家级媒体,向来以“客观公正”自居,但在涉及中日历史与领土问题时,却从未掩饰其立场。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篡改历史,将侵略美化为“进入”,将强征慰安妇轻描淡写为“战时行为”,甚至将钓鱼岛篡称为“尖阁诸岛”。然而,当一个中国人用22秒的时间,说出被掩盖的真相时,NHK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跳起来反咬一口。
他们怕的,从来不是“错误”,而是真相。
22年与22秒:一个人的觉醒与抉择
这名中国员工在微博上的名字是@树语treetalk。他在事件后发文:“ 归零,归来,平安,勿念。22年,22秒。相信冥冥之中,有种力量。”
22年,是他在NHK的职业生涯;22秒,是他打破沉默的时间。
这22秒,浓缩了一个中国人的良知与勇气。他在日本媒体工作了22年,比任何人都清楚,日本社会对历史的扭曲和对中国的偏见有多深。他在8月29日的另一条微博中直言:“ 当今的日本媒体不仅掩盖历史真相,更拼命掩盖当下中国真实发展的面貌,导致普通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最少滞后十年,甚至十五年。”
这句话,戳穿了日本媒体的谎言。他们用选择性报道和刻意误导,让日本民众活在一个被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里,对中国的认知停留在十年前、甚至更早。而当一个中国人用22秒打破这个谎言时,NHK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而是恼羞成怒地起诉。
1100万日元的“封口费”?
NHK索赔1100万日元,理由无非是“违反合同”“损害声誉”。但真正的问题是: 为什么一句真话,会让NHK如此恐惧?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理亏。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这些历史罪行早已被国际社会公认。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多年来极力否认、淡化甚至美化这些历史,而NHK作为日本的国家媒体,正是这一扭曲叙事的重要推手。
当一个中国人在他们的平台上说出真相时,NHK的“声誉”自然受损—— 因为他们的“声誉”,本就建立在谎言之上。
归来与未来:一个中国人的坦然
@树语treetalk已经回到中国。他在微博上写道:“ 既然选择挺身而出,就必定坦然面对。”
这句话,让人想起那些在历史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勇者。他们或许没有枪炮,没有权势,但他们有良知,有勇气,有不屈的脊梁。
NHK可以起诉他,可以索赔1100万日元,甚至可以封杀他的声音。但他们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历史不会因谎言而改写,正义不会因强权而屈服。
这22秒的呐喊,已经传遍了世界。它让更多人看清了日本媒体的虚伪,也让更多人记住了—— 钓鱼岛是中国的,历史不容篡改。
结语:22秒的永恒
22秒,在漫长的人生中不过一瞬。但对@树语treetalk来说,这22秒,比他在NHK的22年更有意义。
他失去了一份工作,却赢得了无数中国人的敬意。
NHK可以继续起诉,可以继续掩盖真相,但他们永远无法抹去这22秒的声音。因为,真话一旦说出,便再也不会消失。
来源:听风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