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8月25日被川总以房贷欺诈为由而宣布解雇的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已经正式对总统提起了诉讼,指控其无权罢免她。这场史无前例的对决,不仅关乎着两个人的去留,更是将一场关于美国央行独立性与全球资产定价逻辑的深层博弈摆上了台面。
川总跟美联储又干起来了。
在8月25日被川总以房贷欺诈为由而宣布解雇的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已经正式对总统提起了诉讼,指控其无权罢免她。这场史无前例的对决,不仅关乎着两个人的去留,更是将一场关于美国央行独立性与全球资产定价逻辑的深层博弈摆上了台面。
这个被开除的库克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她由前总统拜登提名,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理事。
她与川总的矛盾,从表面上看就是一桩无足轻重的陈年琐事。联邦住房金融局的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库克在2021年申请房屋抵押贷款时,将名下的两套房子都申报为主要住所,以获取更优惠的贷款条件。川总立刻抓住这一点上纲上线,在社交媒体上施压库克辞职,遭到拒绝后,干脆就直接宣布解雇了她。
全世界都看得出,川总就是借题发挥而已。自从上台以来,川总就一直在找各种机会敲打美联储,像小孩子吵架似的,经常在公开场合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人身攻击,还给人家起外号,行为极其幼稚但是传播效果惊人。而川总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在利率决策上更符合其政治诉求的美联储。
美联储的核心决策机构叫做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辖7名理事,每名理事都需要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批准。在目前的理事会中,目前仅有两名成员是川总在首个任期内提名的,而拜登则任命了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的4名理事。川总近期已经提名了斯蒂芬·米兰来填补之前一位辞职理事留下的空缺,要是这次再能把库克换掉,那么川总就有可能在美联储委员会里掌握多数席位,从而能够深度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
这场解雇纠纷的核心争议在于,美国总统是否有权单方面罢免一位美联储理事。根据1913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目的就在于确保其决策的独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周期的频繁干扰。法律规定,总统只能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才能将理事免职,一般来说,这个正当理由指的是理事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在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美联储理事被解雇的先例。
如果这次川总成功罢免了库克,将会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未来的美国总统都可以有样学样,以成本极低的人事任免来干预美联储的决策,从而从根本上动摇其独立性。
很有意思的是,资本市场对这事儿的反应很平静。一般来说,央行的独立性受到威胁,往往会引发市场的剧烈震荡,因为投资者会担心货币政策屈服于政治,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川总宣布解雇库克之后,美国三大股指不仅没有大跌,反而连续上涨屡创新高。相比较美联储的人事动荡,市场似乎更关心英伟达的财报。
市场的反应冷淡其实是有逻辑的。
首先,大家普遍认为,川总能否顺利解雇库克还是个未知数,以美国的司法流程来看,这事儿很可能会扯皮很久,没必要现在就做出什么反应。
其次,假如川总真的控制了美联储,他一定会加速推动大幅度降息,而降息对于市场来说可是重大利好。说不定市场上有些人心里还期待川总能够开除掉库克呢。
第三,美国的党争已经让市场见怪不怪了,无论他们现在闹的如何凶,最终大概率会有一方或双方妥协,从而让危机有惊无险的度过去。
然而,市场或许低估了政治深度干预央行可能带来的长期性冲击了。历史研究表明,拥有独立央行的经济体,通常能实现更低的通胀水平和更平稳的经济增长。
假如川总真的掌控了多数理事席位,那么美联储在未来制定货币政策时将不得不更多地考量政治诉求。例如,在大选年,政府出于刺激经济的目的,可能会不顾未来通胀的风险,强行施压美联储维持低利率。这种政治导向的货币政策,从长远来看,会削弱美元资产的信誉和吸引力。国际投资者会担心,美国国债这一传统定的避风港资产,其定价基础是否会由市场化转向政治化。
美联储的独立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特权,而是基于惨痛的历史教训。1970年代,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因屈服于尼克松的政治压力而导致美国经济加速陷入滞胀,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2019年到2023年频繁撤换央行行长,导致土耳其里拉贬值了67%,通胀率超过了85%。政治过分干预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
大家不要觉得美国那边的折腾与我们没关系,这种政治与市场的交锋,已经重塑了传统资产的定价逻辑。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价的走势。
今年以来,金价的屡创新高,除了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外,对美元信用体系长期稳定性的担忧也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因素。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总量,以及将金融体系武器化的趋势,让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们,都开始重新思考资产的安全存放地。
于是,全球央行纷纷选择大规模增持黄金,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我国央妈就是近几年黄金的最大买家,还有波兰、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也对增持黄金表现积极。这就表明黄金不再仅仅是一种对冲通胀的工具,更是一种对冲政治风险的工具。高盛曾经警告,如果美联储失去独立性,沦为政治工具,可能会导致金价涨至4500美元/盎司。他们的分析指出,历史上每当中央银行失去独立性时,都会导致法定货币的信心危机,金价因此大幅上涨。事实上,今年4月川总攻击鲍威尔时,现货黄金就首次突破了每盎司3,400美元的大关。
展望未来,川总与美联储的这场权力游戏,无论结果如何,都已经向全球投资者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政治风险已经成为资产定价中一个无法被忽视的核心变量。未来的资产可能会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西方货币体系框架内的资产,其估值将持续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另一类则是那些能够摆脱单一主权国家影响的资产,比如说黄金或者数字货币。
因此,川总与美联储的权力斗争,更像是一场对央行独立性的压力测试,它提醒我们,在这个时代,投资已不再只是一门关于经济的科学,更是一门关于权力与风险的艺术。在未来的市场里,或许会更多地回荡着政治权利者的声音。
来源:RexLiu深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