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4日,云南澜沧县一个农户家的牛群里突然混进一头黑牛。这头牛比普通黄牛大好几圈,犄角弯弯的,耳朵鼻子都大,但和其他牛相处得很和睦。农户李小仙说,这牛叫娜姑,从2009年就被她婆婆捡回来养到现在。
2025年1月4日,云南澜沧县一个农户家的牛群里突然混进一头黑牛。这头牛比普通黄牛大好几圈,犄角弯弯的,耳朵鼻子都大,但和其他牛相处得很和睦。农户李小仙说,这牛叫娜姑,从2009年就被她婆婆捡回来养到现在。
娜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肢野牛。2009年,李小仙婆婆上山放牛时发现一头瘦弱的小黑牛混在牛群中。他们以为是别人家走失的牛,等了好久没人认领,就养了起来。娜姑长得飞快,几年后体型超过普通黄牛,腿上还长出白毛,像穿了四只白袜子。后来它实在太大,住不进牛圈,就白天和家牛一起放牧,晚上自己睡树林。
村里人说娜姑对家里人很温顺,见陌生人就警惕。政府和警察来确认过,才知道这是白肢野牛。这种牛在野外性格暴躁,发脾气能把汽车撞翻,但娜姑被养了十六年,性格被改过来了。
白肢野牛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雨林,现在全国只剩不到200头。它们体型大,能长到1500公斤,跑得快,打架凶,但栖息地被人类活动挤占,数量越来越少。政府想让娜姑回到野外,可它已经习惯了和人一起生活,不肯和野牛群混。
李小仙一家每天给娜姑喂草料和盐巴,它晚上自己找地方睡觉。十六年来从没闹过矛盾,连生小牛都没问题。但野生动物保护规定说,家养野牛可能传播疾病,也会影响野外种群基因。
最近有专家建议把娜姑放回山里,但野牛群可能不接受它。有网友说它习惯了“养老院”生活,不想再自己找吃的了。其实这事挺难的,既不能伤害牛,又要遵守保护规定。
白肢野牛腿白身黑,主要吃草,喜欢待在水边。它们在野外会成群活动,遇到危险就集体冲撞。但娜姑十六年没离开过这个村子,连怎么找野果都不太会了。
当地林业局说,白肢野牛保护是全国难题。它们需要大片森林,但现在保护区外经常有人偷猎。娜姑的例子说明,人类和野生动物共存可能有办法,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没定论。
李小仙家现在继续照顾娜姑,每天早上赶牛上山时,它都会跟在后面。政府还在研究要不要强行送它回山,但娜姑已经把这里当家了。这事最后怎么解决,可能还要等很久。
来源:九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