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陈行甲在巴东县的任期到期,他正式提出了辞职,省委领导舍不得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好青年,省委三次派人挽留,他依然坚定要走。直到他递上了一份“诊断报告”后,辞职才获批准。
2016年,陈行甲在巴东县的任期到期,他正式提出了辞职,省委领导舍不得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好青年,省委三次派人挽留,他依然坚定要走。直到他递上了一份“诊断报告”后,辞职才获批准。
陈行甲的突然辞职,让巴东县的百姓们措手不及,大家都还没有来得及好好谢谢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县委书记,他就要离开了,大家对于陈行甲的离开也都很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位好人要放弃继续为民服务呢?
这个问题陈行甲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过,当时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很含蓄地说:我想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不想戴着面具做官了!
在肃清巴东县贪腐的过程中,陈行甲得罪了不少巴东县的达官显贵,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身边的二把手、三把手,甚至下属领导,如今都进去了。他们的结局,多少和我有关。因为我不要命,我没什么可顾忌的!”他将87名位贪腐人员送进了监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陈行甲每天都生活在被恐吓,被威胁,被打压的环境中,这也是为什么他到巴东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得了抑郁症。陈行甲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之后,开始用药物控制,后来吃药也不能缓解症状了,他不得不住院治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行甲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做官,不但还会再“犯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行甲决定把巴东县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就辞职。
陈行甲很无奈地说:职位越高,很多事情就越是身不由己,在官场上,不但要懂规矩,还要会讨好别人,可是我偏偏干不来这样的事,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他说:“我受够了戴着面具做人、当官的那种生活。”这句话,一点不拐弯抹角,赤裸裸地表达了他对那个世界的倦怠。
2009年,陈行甲被空降到湖北巴东县当县委书记,一上任就“踩雷”了。原本有不少县里的领导在等这个位置,他一来,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提拔无望了。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地里却是波涛汹涌。副县长、办公室主任、局长……全都跟他“阳奉阴违”。你开会布置任务,他明里答应,暗地里拖着、敷衍,甚至反着来。
陈行甲被架空了。一把手成了“孤家寡人”。
工作难推进也就算了,更让人崩溃的是信访群众“精准围堵”。他刚出门,就有一大群人围住他:喊冤的、要说法的、还有当场撞墙的……这哪里是当书记,简直是站在“火山口”上。
不到半年,他就被诊断出严重焦虑症,睡不着、吃不下、失眠、暴瘦,每天都在高压和焦虑中煎熬。好在妻子不离不弃,一边照顾家庭,一边陪他治疗,硬是熬过了三年。
可他后来辞职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是抑郁症,而是……他真的“混不下去了”。因为,他不会“做人”。不会陪笑脸、不会站队、不会搞“潜规则”,说话太直接、办事太较真。别人都在玩“关系牌”,他还在讲“规矩”。
他对腐败深恶痛绝,有一次当众说:“一个300万的项目,送礼就要120万,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居然还敢说我借反腐泄私愤?我没私愤,我代表的是50万巴东百姓的公愤!”
那几年,陈行甲亲自签字、推动“双规”或直接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多达87人,其中包括6名县领导、2名州级干部。这种“拔萝卜带泥”的反腐节奏,让很多人胆战心惊。谁都怕哪天轮到自己,纷纷开始“操作”他。
在一次州里工作汇报会上,他提出一个很有想法的计划:想在巴东的偏远山村免费安装WIFI,帮助农民接入互联网助农,WIFI的接入名称他提议用“GCD”。
原本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当场就被某位州委大领导打断:“等你当了中央领导再说吧,现在你还用不起这个名字!”这句话,直接让全场炸锅。明里是批评,暗地里是羞辱。
那一刻,陈行甲彻底明白,他再拼也是徒劳。他不是不努力,而是在这个环境里,他太“单纯”了。
“老百姓的苦,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与其死磕,不如换一种方式,继续做更有意义的事。”这是他后来讲的原话。其实早在辞职前,他就开始思考:有没有比当官更能帮助人的方式?
陈行甲终究是没有办法适应官场上的生活,他渴望做自己,为了做自己,他宁愿自己是一介布衣,所以即便是有升官的机会,他也义无反顾的拒绝了。
2016年,陈行甲正式辞职,辞职之后,他开始从事公益事业,他依然奋斗在为百姓谋福利的第一线。他说:“人生上半场求生存,下半场求真实。”他不再迷信官位的荣耀,而是更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实实在在帮助别人的事。他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但走得坦荡、走得有光。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做着“为人民服务”的事,只不过从体制里,走到了民间。
知世故而不世故,或许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能做而不做不对,不能做而硬要做也不对。有时,明知不可而为之,是一种选择;但适时地华丽转身,也不失为一种智慧,鹰的蜕变就是如此。这样会走得更远,自己的人生会更快乐更健康更有意义。
2021年,陈行甲出版了一本自传,这本书中他第一次提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义无反顾辞职,也提到了在巴东担任县委书记时候的经历。就是这本《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是陈行甲根据自己在巴东五年写的22万字的日记改编来的,在这本书中陈行甲大胆披露了巴东官场不为人知的黑幕,那些心酸的往事,那些被打压的日子,那段精彩的过去,都被陈行甲写在了这本书中。陈行甲说:“我的官场经历,比任何官场小说都精彩。”《人民日报》也用12个字评价他:“激情如火、纯真似婴、嫉恶如仇。”
在他的这本书中,他将自己这些年来在官场沉浮的经历,所见所闻如记日记般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内心的坚守。
陈行甲的话:“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涟漪。
2025年9月2日
来源:刘军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