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眼里没有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23:22 1

摘要:小区里见过这样一个孩子:3岁时攥着蜡笔在墙上涂鸦,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却被妈妈一把夺过画笔,厉声说“弄脏墙壁怎么擦”;5岁时蹲在花坛边看蚂蚁搬家,看得入了迷,爸爸却扯着他的胳膊催促“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家写拼音”;8岁时拿着积木搭建歪歪扭扭的“城堡”,兴奋地想展

别让“管教”熄灭孩子眼里的光

小区里见过这样一个孩子:3岁时攥着蜡笔在墙上涂鸦,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却被妈妈一把夺过画笔,厉声说“弄脏墙壁怎么擦”;5岁时蹲在花坛边看蚂蚁搬家,看得入了迷,爸爸却扯着他的胳膊催促“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家写拼音”;8岁时拿着积木搭建歪歪扭扭的“城堡”,兴奋地想展示,奶奶却皱眉打断“积木堆得乱七八糟,先收拾好再说”。后来再见到这个孩子,他总是安安静静地站在大人身边,无论问什么都先回头看家长的脸色,曾经那点亮满好奇的眼睛,渐渐变得黯淡无光。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管得太多、太细,却忘了孩子眼里的光,本就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探索里。孩子把玩具摆得满地都是,不是“捣乱”,是在搭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孩子追着蝴蝶跑半天没回家,不是“贪玩”,是在感受自然的鲜活;孩子对着绘本里的角色自言自语,不是“幼稚”,是在锻炼想象力的翅膀。这些我们急于纠正、想要“管”住的瞬间,恰恰是孩子认识世界、建立自我的开始。

少管,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把“指挥权”还给孩子。孩子自己穿衣服慢了,别急着上手帮忙,让他在笨拙中学会独立;孩子选择了不那么“实用”的兴趣,别忙着否定,让他在热爱中找到快乐;孩子犯错了,别急着批评指责,让他在反思中学会承担。我们要做的,不是站在孩子前面替他铺路,而是站在他身后,在他需要时递上支持,在他探索时给予空间。

每个孩子出生时,眼里都带着独一无二的光。这份光,经不起太多“应该”“必须”的打磨,也容不下太多“你不对”“听我的”的否定。少管一点,多等一点,多信一点,才能让孩子眼里的光,一直亮下去,照亮他自己的人生路。

来源:Ling9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