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及前CEO刘世高收到港交所纪律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23:17 1

摘要:联交所谴责复宏汉霖并批评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指令刘博士必须完成26小时有关监管及《上市规则》合规事宜的培训,3项内容各占至少3小时,方可再获委任为联交所上市公司的董事。

迟到了六年,但是纪律函还是发出来了!

9月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布对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2696.HK)及其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博士采取纪律行动。

迟来的纪律函

联交所谴责复宏汉霖并批评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指令刘博士必须完成26小时有关监管及《上市规则》合规事宜的培训,3项内容各占至少3小时,方可再获委任为联交所上市公司的董事。

据悉,此次纪律函与2019年复宏汉霖港股上市有关。联交所表示,复宏汉霖上市首日,前首席财务官张子栋代表公司签署了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委聘尚乘环球代表公司投资1.17亿美元,而这笔资金全数来自IPO所得款项,其用途并不符合招股章程所述的用途。

根据公告,刘世高虽未直接参与协议的磋商与签署,但在知悉协议存在后,未审阅协议文本、未提请董事会审议、未咨询合规顾问,便批准支付首两年管理费共350万美元。联交所认为,刘世高未能以应有技能、谨慎和勤勉行事,未尽董事责任。尤其他在批准管理费前,没有审查投资管理协议、没有了解其性质以及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对职责的疏忽,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漏洞,也凸显了高层管理人员在合规意识上的淡薄。

刘世高与老东家关系密切

资料显示,2008年,刘世高博士从海外辞职后,选择回国创业,与姜伟东博士联合创办了开曼Henlius公司。2010年与复星医药联手,组建了复宏汉霖。2020年,复宏汉霖宣布时任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的刘世高博士因个人工作重心调整而辞职。

离开复宏汉霖的同年,刘世高在中国台湾创办了HanchorBio公司,在2021年4月完成了由元生创投领投的首轮融资,一年以后,再度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今年6月20日,HanchorBio正式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兴柜市场挂牌交易。

复宏汉霖与前高管刘世高的关系一直很紧密,后者的项目在今年还选择卖给老东家。6月30日,复宏汉霖和刘世高创办的HanchorBio宣布达成合作,在中国(除台湾地区)、东南亚特定国家及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特定国家开发SIRPα-Fc融合蛋白HCB101。根据协议,HanchorBio将获得1000万美元首付款,1.92亿美元未来里程碑付款,并有机会收取6%~12%的销售分成。

年初私有化失败

目前,复宏汉霖是国内为数不多成功扭亏的创新药企。8月25日,复宏汉霖发布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销售收入25.57亿元,授权许可收入7444万元。盈利3.90亿元,研发投入9.95亿元。

2024年公司业绩也表现不错。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24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50.3%,连续第二年实现全年盈利。

复宏汉霖有6款产品(25 项适应症)已经获批上市,包括曲妥珠单抗(汉曲优)、斯鲁利单抗(汉斯状)、利妥昔单抗(汉利康)、贝伐珠单抗(汉贝泰)、阿达木单抗(汉达远)和马来酸奈拉替尼(汉奈佳)。其中4款产品在不同海外市场获批上市,覆盖近60个国家/地区。目前复宏汉霖在研管线共计50个分子和10个研发平台,覆盖单抗、多抗、抗体偶联药物(ADC)、融合蛋白、小分子药物等丰富的药物形式。

回顾过去,复宏汉霖的资本化道路很丰富。登陆港交所半年后,作为复星医药旗下的明星子公司,复宏汉霖就开始寻求科创板上市,不过,因为一直亏损,目前还没有进展。

到了2024年6月24日,复星医药再度发布公告称,拟以24.60港元/股收购复宏汉霖H股股份,同时以22.44元/股,收购复宏汉霖非上市股份,如果收购完成,复宏汉霖将由复星医药(包括其控股子公司)全资持股。彼时,复星医药对本次私有化给出的理由是,自复宏汉霖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医疗行业、港股整体趋势等因素影响,其H股股价水平未达预期且交易量较小,复宏汉霖自上市后亦未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其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不过,今年1月22日,复星医药宣布对复宏汉霖私有化的失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