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念”驱动康复--翔宇医疗脑机接口结合FES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2:12 1

摘要: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外伤、神经损伤等常见疾病后的主要康复难题。传统的上肢康复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或连杆结构带动患者肢体进行重复训练,能够实现大运动量、高频率的康复动作,在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转自:翔宇医疗

01

传统上肢康复机器人

——有效,但仍有局限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外伤、神经损伤等常见疾病后的主要康复难题。传统的上肢康复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或连杆结构带动患者肢体进行重复训练,能够实现大运动量、高频率的康复动作,在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上肢康复机器人

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

☹依赖外部驱动:多数训练以“被动运动”为主,患者大脑的主动参与度有限。

☹神经重塑不足:缺乏直接刺激大脑-肌肉的功能重建机制,康复效果往往止步于“机械运动”。

☹缺少沉浸体验:训练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患者依从性不高。

这意味着,传统设备更多是“带着你动”,而不是“让你真正学会动”。

02

Sunnyou脑机接口-上肢康复机器人

——重新定义康复新模式

针对传统康复的局限,翔宇医疗全新推出脑机接口(EEG)+功能性电刺激(FES)多模态上肢康复机器人,为上肢功能重建开辟全新的康复途径。

✔脑机接口(EEG)

实时捕捉患者大脑的运动想象信号,将“意念”转化为运动指令,打通大脑-设备-肌肉的神经通路。

✔功能性肌肉电刺激(FES)

在患者产生运动意图时,精准激活目标肌群,实现神经-肌肉协同训练,加速神经重塑与运动功能恢复。

翔宇医疗脑机接口-上肢康复机器人正在重新定义康复机器人,不再是机械的牵引,而是大脑与身体的再连接。

(研发效果图仅供参考)

技术特点

脑机接口-上肢康复机器人

1.镜像模式

视觉镜像训练、运动想象训练。

2.多种训练评估功能

范围评估、控制评估、力量评估(包含握力评估)、量表评估,镜像、全周期的运动训练,参数自由可调。

3.个性化方案制定

自定义训练方案,时间滑动自由调节。

4.多种训练模式

运动协调、认知思维、ADL训练、轨迹训练、镜像训练。

5.数据量化可循

精准量化训练、评估数据自动生成报告。

6.丰富的上肢训练轨迹

提供丰富的动作轨迹,采用计算机算法准确复现用户上肢运动轨迹,提供高度还原的训练体验,实体录制按钮,让录制更简单!

7.沉浸式交互体检

大于10款游戏,多样化的游戏和场景配合精心设计的软件界面,能够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和沉浸感,使用户在愉悦的体验中提升训练作用。

游戏

VR场景

8.多种保护装置

痉挛保护、急停按钮、电子围墙等多种保护,为训练过程提供全方位保障。

9.上肢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功能性电刺激

BCI提供大脑意图,FES辅助提供肌肉激活,机器人提供机械运动,大脑产生意图→EEG解码→控制机器人/FES→运动反馈回大脑,构建闭环神经康复系统。

脑机接口联合功能性电刺激系统(BCI-FES)使得运动计划及感知觉之间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帮助脑卒中患者通过自主意愿控制受损肢体产生相应运动。

脑机接口

功能性电刺激(FES)

翔宇医疗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康复治疗中心以脑机接口(BCI)技术为核心,构建脑电采集、自研算法、脑控康复产品、生活场景应用、科研领域五大体系。依托翔宇医疗脑科学实验室,研发高精度脑电采集系统与智能算法,采用非侵入式电极捕捉患者意图,通过“脑-机-体”协同重建运动与认知闭环,让瘫痪者用“意念”重启生命掌控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