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来没觉得,一个国家的命名也能左右命运。可日本的国号之变,还真和一杯酒、一句随口的话拴上了。你说国运这东西,好像天上掉馅饼,也像酒桌上的无心闲聊。今天这个故事,绕不开几个古人,也绕不开那句“你们叫‘日本’吧”——说不定,丢在大历史里,就是一粒小石子,可谁知道这
从来没觉得,一个国家的命名也能左右命运。可日本的国号之变,还真和一杯酒、一句随口的话拴上了。你说国运这东西,好像天上掉馅饼,也像酒桌上的无心闲聊。今天这个故事,绕不开几个古人,也绕不开那句“你们叫‘日本’吧”——说不定,丢在大历史里,就是一粒小石子,可谁知道这石子能翻出多大的浪。
时间得拉回去,很久很久以前。那会儿日本还叫倭国,名字听着难听,字面意思就是又矮又不起眼。谁愿意自个儿国家被人这样叫?可是没办法,人小,得捧着中原大哥的脸色活。东汉官家坐在殿上,那些远道的海里小弟,上京拜码头,低声下气——说是求个国号,想要正式点,怕以后见了人不好开口。汉光武帝刘秀瞅了瞅来使,“你们块头挺小巧,那就叫‘倭’吧。”大汉天子一句话,把岛国几百年面子就这么定下来了。
说实话,要是了解点汉字文化,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早期的日本人,满脸憨厚,也未必猜到里头的弯弯绕,就这么用了好几百年。日子一天天过,小国慢慢长大,骨头也硬了。
四世纪以后,日本里头起了变化,朝堂风气不一样了,“大和”朝堂腾腾地往上冒,对外还是低头叫“倭”,但心里头早就憋着口气。
突然有一年,圣德太子牛气冲天。没几个人料到他胆子这么大。公元607年,圣德太子给隋炀帝写了封信,那信……可真敢说:“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他,致敬。”这句话要放在现代还挺浪漫,可那个年头,大号帝王讲究威严,愣是把隋炀帝气到打颤——这小鬼哪来的底气?不光自称天子,还把老大比作夕阳,自己做朝阳,分明是要掰头比高低。
圣德太子那点自尊心,像小岛春天刮的海风,越吹越大。不肯忍气吞声,从“倭”到“日本”,一边装低调,一边琢磨着:“这破名字,早晚得换。”只是过河还得看船,改名字还得得到中原的点头。
到了大唐,机会也不算好找。倭国曾跟唐朝打过仗,白村江一仗打得唐高宗心里没个好气。岛上新提出“改名叫日本”,唐朝可不乐意,什么改国号,战败国跟我谈条件?多想都觉得不合时宜。使者河内直鲸碰了一鼻子灰,又只能忍下来。
岛上人肯定气,有点像小时候写名字被老师乱批,心里冤,却又没得理论。等了快30年,终于逮着新机会。这次派出去的粟田真人,不一般,是个能说能道的角色。带着大团人马,几千里地远赴长安。想象一下,舟马劳顿,一路灰头土脸,见了唐朝大臣还得板起脸夸赞几句,嘴皮子抹蜜一样,一顿捧。
那年正月,武则天设宴于麟德殿。岛使官帽一戴就学会了大唐的规矩,粟田真人灯下端起酒杯,恭维才气,恭维制度,搞得武则天听着心花怒放。喝酒喝着,气氛好,话就敢说了。粟田真人凑近:“太后,咱们岛国改名的心愿,拖了好多年,‘倭’这字着实不雅,能不能换成‘日本’,就取‘日出之地’这意思……”想象下那一瞬,武则天脑子一热,觉得天降大礼:岛国改名就像重新来拜大唐,当女皇的面子正需要外邦加料。
喝到微醺,心情好,再加上新罗那边闹点小脾气,武则天痛快答应了。史上就这么定下来,倭国翻篇,成了“日本”。小小岛国,忽然变得豪气了不少。
新名字刚落地没几年,日本正赶着“奈良时代”,平城京建成,城市格局也照着长安城模子搭。那会儿日唐往来穿梭,遣唐使来来去去学法律、修庙宇、背诗画。街头巷尾,连平民都开始模仿唐朝人穿袍子,吃米饭用筷子。
其实仔细想,日本人骨子里真有点执拗。前面被“倭奴”嘲了几百年,一旦赶上能学能变,巴不得把唐朝全搬回家。书法、佛教、律令……你能想到的热乎劲,全是赶时髦。那阵子,唐诗在日本人心里,比在咱们今天还红火。一度,唐人风气掀翻了全岛气派。
可风水轮流转,历史就爱恶作剧。到了近代,海那边的大炮、洋枪开进,日本不得不打开国门。外头来的西方技术让他们又吃了一大惊,转身就急学,人家学得还挺认真。明治维新这阵仗,倒跟当年学大唐如出一辙。只是这次学的是西方。
这一学不要紧,日本从内到外翻天换地,一时间齐心剪辫、穿洋服,政体、军事、教育都向欧洲靠拢。后来,他们成了东亚头号强国,风头一时无二。还以为换了路就能变身新世界的主角。
但话说回来,人的本性憋不住。如今日本强悍起来,成了强邻,对中国的侵略也随之而来——你说这是不是命运的捉弄?曾经的“倭国”,走到新世纪,变作“日本”,从小弟到对头,从谦卑到强横,怎么就过了百年,天翻地覆?
要是你站在历史河边瞭望,会不会觉得那酒桌一句话太有分量?倭国代表兴奋地回岛,哪知道这国号是福是祸,是换了颜面还是添了傲慢。或者说,一时的权衡、几句闲言,也能带动百年风霜。
我每次读到武则天酒桌那一段,都想:她到底在想什么?是看在面子,还是当时真觉得“日本”这名字好听?粟田真人自个儿有没有忐忑,回国后怎么跟老百姓解释这名字的新堂堂?如今岛国仍叫日本,冷不丁回头望,历史的变数是不是早就注定了?
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杯酒怎知命运。你听到这个故事,会不会也想——咱们自个儿的名字、身份,到底是谁定的呢?倭,也罢。日本,也罢。终究过了这么多风霜,日头升起又落下,岛国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云端自在飘荡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