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已经透亮,松江这边的风就带着化工园区特有的味道,推开车间门,空气里漂着昨天收工时留下的那股酸涩味儿,混着铂金特有的金属腥甜,师傅已经在分拣台前忙活了,那堆从各个实验室收来的废铂坩埚在晨光里泛着暗沉的光。
天已经透亮,松江这边的风就带着化工园区特有的味道,推开车间门,空气里漂着昨天收工时留下的那股酸涩味儿,混着铂金特有的金属腥甜,师傅已经在分拣台前忙活了,那堆从各个实验室收来的废铂坩埚在晨光里泛着暗沉的光。
"师傅,这批货色怎么样?"我拎着保温杯凑过来,眼里还带着没睡醒的迷糊,我掂了掂手里那只变了形的坩埚,底部已经烧得发白,边缘还粘着些黑乎乎的残渣。"江苏那边化工厂送来的,用了很久了",敲敲坩埚壁,声音闷闷的,"铂含量还行,七成左右吧"。
分析仪的屏幕在一旁安静地跳着数字,77.34%...78.12%...76.89%,这些数字对我来说比天气预报还准确,十多年了,从那个小作坊到现在这个标准化车间,看过的废铂不下几万件,每一块都有自己的脾气,有的硬得像石头,有的酥得一碰就碎。
溶解槽里开始冒白烟了,那味道,说不上好闻,但闻久了就习惯了,像是金属在哭泣,又像是重获新生的叹息,师傅戴好防护镜,透过玻璃看那些铂粒在溶液里翻滚,密度计显示19.7,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师傅,这活儿做了这么多年,不腻吗?"我总爱问这些,师傅笑笑,指了指那堆金灿灿的铂海绵,"你看,昨天还是废料,今天就是宝贝,这不比炼金术神奇?"话是这么说,但心里明白,这行当越来越不好做了,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原料越来越贵,年轻人也不愿意学这个。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干净的黑色,是这个行当留在我身上的印记,但每当看到那些纯净的铂颗粒在过滤纸上闪闪发光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就像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还在用最古老的方式,让贵重的东西重新焕发生机。
下午三点,最后一炉出炉了,纯度检测显示99.95%,又是一个完美的数字,师傅关掉设备,洗了洗手,走向车间外的阳光,上海的天空依然灰蒙蒙的,但那些重新提炼出来的铂金,会在某个实验室里继续发光发热,这就够了。
来源:小园科技每日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