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武汉“后浪”涌动,“90后”“00后”创业弄潮儿层出不穷,他们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创造一个个创新奇迹,不断掀起下一个风口。市促进中心推出《创业新锐》专栏,联合长江日报、武汉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挖掘一批创业新锐,通过展现创业道路上锐意进取、开
编者按: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武汉“后浪”涌动,“90后”“00后”创业弄潮儿层出不穷,他们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创造一个个创新奇迹,不断掀起下一个风口。市促进中心推出《创业新锐》专栏,联合长江日报、武汉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挖掘一批创业新锐,通过展现创业道路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案例,传递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为更多奋斗在创业路上的“逐梦健儿”提供启发和支持,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信心。
在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园区内,一套储能时长达8小时的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在今年初完工投运,这套系统能存储8000度电。这个巨型“充电宝”由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企业创始人是“95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孟锦涛。
“小时候住在农村,村子里常常停电,我心里想,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把电存储下来、停电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大家的生活就不会被停电影响。”从那时起,这样一个想法在孟锦涛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大学时期,他报名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去了大西北。一个个发电的大风车,承载着中国新能源开发的希望。调研中,他学习到新能源电网必须得有一个“充电宝”,把这些风电先储存后释放,才能让电更稳定。所以,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储能是关键。
大学毕业后,孟锦涛毫不犹豫选择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学生实验室,开始研究全铁液流储能技术。”孟锦涛回忆道,就跟“配药”一样,上百种化学物质,他们搭配了上千次,终于找到了一种叫TEMPO的有机小分子,很快就有了技术成果。在顺利完成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学业后,孟锦涛又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深造,攻读化工能源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了国外百万奖学金的读博机会,决定回汉创业。
2021年8月,在拿到百万种子轮投资后,孟锦涛成立巨安储能。2023年7月,公司下线暨并网运行的首台“250kW全铁液流储能系统”已经完成3000小时的充放电稳定性认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目前,巨安储能已凭借“全铁液流储能系统”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能源企业,并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5000余万元,与大唐、中电建、中广核等多家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当前,绿色发展、低碳减排已成为全球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典型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作为新一代青年创业者,我见证并亲历了这个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新时代。”孟锦涛说,希望每一位创业青年都能跟随强国复兴伟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大胆追梦。
来源:创业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