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愧是“人间炼狱”:奇葩习俗刷新三观,愚昧无知让人发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04:37 1

摘要:印度,一个被冠以“开挂民族”“神秘国度”标签的南亚大国,既有泰姬陵的浪漫史诗,也有恒河沐浴的信仰奇观。

印度,一个被冠以“开挂民族”“神秘国度”标签的南亚大国,既有泰姬陵的浪漫史诗,也有恒河沐浴的信仰奇观。

然而,这片土地上的光怪陆离远不止于此,从寡妇殉葬到圣女沦为性奴。

从露天如厕到牛尿治病,种种骇人听闻的习俗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宗教枷锁共同编织的“人间炼狱”。

今天,让我们撕开印度社会“魔幻现实”的面纱,看看那些被愚昧与男权吞噬的苦难人生。

01

印度女性的悲剧从出生那一刻便已注定。

在这个男尊女卑观念深入骨髓的社会,女性被物化为生育工具、家庭负担,甚至“行走的嫁妆”。

印度家庭普遍重男轻女,女婴常被视作“赔钱货”。

据联合国统计,印度每年约有50万女婴因性别歧视被堕胎或杀害。

即便侥幸存活,女孩的婚姻也成为家庭的噩梦,女方需向男方支付巨额嫁妆,金额甚至高达家庭年收入的数十倍。

若嫁妆不足,新娘轻则遭婆家虐待,重则被活活烧死,美其名曰“厨房事故”。

在拉贾斯坦邦等偏远地区,童婚现象触目惊心。

年仅10岁的女孩被迫嫁给中年男性,稚嫩身体沦为生育机器。

更荒诞的是,因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印度部分地区的“租妻”产业异常红火,丈夫可将妻子以每月千元人民币的价格出租给他人。

印度教传统中,寡妇被视为不祥之人。

她们需剃光头发、身着白衣,终生不得再婚。

在保守地区,寡妇甚至被逼迫为亡夫殉葬,这一名为“萨蒂”(Sati)的习俗虽在1987年被法律禁止,但地下化操作仍未绝迹。

最令人发指的是“圣女”制度。

来自贱民家庭的少女被送入寺庙,名义上是“神的侍女”,实则是僧侣与长老的性奴隶。

这些女孩大多在13岁前被剥夺童贞,且因缺乏保护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群体。

02

印度教渗透社会每个角落,但某些信仰的极端化却演变为反智的集体疯狂。

牛在印度享有“超国民待遇”,它们可随意横穿高速公路,排泄物被制成牙膏、药品甚至新冠“神药”。

信徒们争相饮用牛尿、涂抹牛粪,认为此举能净化灵魂。

更匪夷所思的是,为祛除厄运,印度人竟与狗、蛇等动物举行婚礼,仪式之隆重不亚于人类联姻。

印度教徒视恒河为“母亲河”,认为其水能洗涤罪孽。

然而,工业废水、尸体焚烧残留物、粪便等早已将恒河变成全球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即便如此,信徒们仍直接饮用河水,甚至将骨灰撒入河中,导致霍乱、肝炎频发。

在宗教节日中,信徒用铁钩穿透皮肉悬挂空中,或赤脚走过烧红的炭堆,以此证明对神的虔诚。

这种以肉体痛苦换取精神救赎的仪式,本质上是中世纪野蛮文化的延续。

03

印度的卫生问题不仅是生活习惯的差异,更是社会结构性矛盾的缩影。

全国约1.23亿家庭无厕所,女性被迫在凌晨摸黑如厕,既面临强奸风险,又易感染寄生虫。

莫迪政府曾发起“厕所革命”,但收效甚微,许多新建厕所因无人维护沦为垃圾场。

印度人如厕后不用卫生纸,而是以左手蘸水清洁。

尽管他们认为此法更卫生,但公共场合缺乏洗手设施,反而加剧疾病传播。

更尴尬的是,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若用左手递物或握手,会被视为严重冒犯。

尽管印度早在1947年废除种姓制度,但其阴影仍笼罩着2.6亿贱民(达利特)。

达利特只能从事清洁粪便、处理尸体等“污秽工作”,且不能与高种姓共用井水、寺庙。

2022年,针对低种姓女性的强奸案超4200起,但施暴者极少被定罪,司法系统对贱民的歧视可见一斑。

在孟买红灯区,年仅6岁的贱民女孩被贩卖为童妓,一次交易价格仅10卢比(约合人民币1元)。

这些女孩大多死于性病或毒品,尸体被随意丢弃在贫民窟。

印度社会并非没有进步力量。

教育普及与女权运动正在缓慢改变现状:寡妇再婚逐渐被接受,部分女性走上政坛,城市中产阶级开始抵制童婚。

然而,根除千年痼疾绝非易事,宗教势力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农村地区的闭塞、文盲率居高不下,共同构成了一张顽固的网。

正如一些印度学者所言:“印度最大的悲剧,不是贫困,而是传统对理性的压倒性胜利。”

当愚昧被奉为信仰,苦难便成了代代相传的诅咒。

来源:高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