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夯实基层警力,提升基层警务效能,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根据上级部署及工作实际,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选派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良好的民警支援基层工作,促进派出所主防工作深入开展。2024年12月17日,首批21名警力奔赴各个派出所,开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警力,提升基层警务效能,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根据上级部署及工作实际,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选派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良好的民警支援基层工作,促进派出所主防工作深入开展。2024年12月17日,首批21名警力奔赴各个派出所,开始了新的起点、新的履职、新的征程,为基层注入了新的活力。
姓名:刘剑星
参加公安工作时间:1989年4月
单位:宁德市公安局虎贝派出所
职务职级:一级警长
三十六载寒来暑往,刘剑星从青春年少步入两鬓斑白。漫长的从警岁月里,他穿梭于市井街巷,直面社会百态,不仅积攒了旁人难以企及的丰富实战经验,更在一次次为群众排忧解难、与百姓倾心交流的过程中,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融入了血脉。如今,退休的钟声已然在耳畔敲响,可刘剑星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从未有过丝毫衰减。当支援基层的号召传来,他再次主动请缨,毅然奔赴乡村一线。
虎贝镇地处蕉城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约157平方公里,有行政村18个,常住人口约18000人。初到虎贝派出所,刘剑星便敏锐察觉到乡村治安管理的特殊性。相较于城市,这里地域广袤,居民散落居住,邻里纠纷、盗窃等问题时有发生,而警力有限,如何及时妥善解决诸多问题?面对重重挑战,他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为尽快熟悉乡村环境和村民情况,刘剑星开启了“走村串户”之旅。他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逐户叩响村民的家门,与大家拉家常、听诉求。短短两个月,他的足迹便踏遍了各个村落的每一寸土地,村里的人员构成、治安状况,他都了然于胸,宛如一本行走的“虎贝镇治安百科全书”。
3月1日17时50分,在虎贝镇天峰亭自然村有三名人员被困,急需救援!接警后,值班民警刘剑星迅速赶往现场,与消防人员开展联合搜救。被困人员身处山林深处,手机信号微弱,无法提供精准位置,加之山区地形复杂,夜幕降临,山上气温已达零度以下,现场情况愈发紧急,救援难度也随之增大。
但刘剑星没有丝毫慌乱,他手持照明设备,大声呼喊着被困人员,借由喊话器,让自己的声音穿透山林的寂静。在夜色中,他的身影坚定而执着,仔细搜寻着被困人员的踪迹,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搜寻,三名被困人员的身影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经初步检查,三人身体并无大碍,刘剑星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除了应急救援,刘剑星深知“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他格外注重乡村的治安防范工作。他积极投身各类安全知识宣教活动,进校园、进乡村,与学生、村民“零距离”接触,普及防骗、防火、防盗等安全常识。为了让这些知识深入人心,他还发挥创意,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安全知识顺口溜:“出门关好水电气,门窗紧闭别大意。防火防盗第一步,细心谨慎别马虎。诈骗手段花样多,不听不信别上钩……”这些顺口溜,就像一把把开启安全之门的钥匙,深受大家喜爱。一个多月里,他深入辖区3家企业、4所学校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有着25年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的刘剑星,在群众纠纷调解方面堪称“行家里手”,自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平日里,他就像一位用心的“工匠”,详细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对每一起纠纷案例深入分析总结,梳理出化解纠纷的关键点。当面对纠纷双方时,他总是先耐心倾听,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要是你处在他的位置,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情与法的交融中,他追根溯源,还会巧妙运用调解成功的相似案例进行剖析,让双方当事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
“孩子间发生摩擦在所难免,你们作为家长,应该正确教育引导,而不是在孩子面前继续争吵。护子心切大家都能理解,但一定要冷静,切莫因一时冲动造成严重后果。”1月26日晚,刘剑星成功调处了一起因未成年人打架引发的矛盾纠纷。原来,小黄与小彭因琐事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了小彭,小彭父亲气愤不已报了警。刘剑星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调解。刘剑星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进行了严肃训诫,并针对青春期易冲动的特点,引导双方反思自身行为。同时,责令监护人加强日常管教,密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及社交动态。起初,双方家长都满心委屈,情绪激动,可在刘剑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双方逐渐冷静下来,最终握手言和。
刘剑星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面对大家的赞誉,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能为大家做点实事,我心里高兴。”
从城市到乡村,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刘剑星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续写着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乡村治安的守护者和村民心中的温暖阳光。有众多像他一样的公安民警,正扎根基层,发光发热,为推动基层警务工作蓬勃发展,全力以赴,砥砺前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来源:法治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