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书法的长河中,文徵明的小楷作品如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天津博物馆,领略其馆藏的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的艺术魅力。
在书法的长河中,文徵明的小楷作品如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天津博物馆,领略其馆藏的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的艺术魅力。
此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虽尺幅不大,却蕴含着无尽的艺术能量。首页是文徵明精心绘制的工笔水墨老子像,寥寥数笔,却将老子的神韵刻画得入木三分。旁边题有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这不仅是一幅画作的落款,更是文徵明对道家思想尊崇的体现。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创作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 ,彼时文徵明68岁。全经凡37行,文徵明以小楷书写此经,笔法婉转精妙。起笔时,藏锋含蓄,如隐匿在云雾中的山峰,初看平淡,实则内蕴深厚;行笔稳健,线条温润秀劲,恰似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流,自然流畅又不失力度;转折处方圆兼施,既有着方笔的刚劲果断,又有着圆笔的柔和灵动 ,将晋唐小楷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经文中 “人能常清静” 一句,“清” 字三点水灵动活泼,相互呼应,右侧 “青” 字的横画起笔轻,行笔渐重,收笔沉稳,整个字结构紧凑而不失疏朗,尽显其高超的书法技艺。
《老子列传》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 ,时年69岁的文徵明已至 “人书俱老” 的境界 。凡34行的列传,在他的笔下气韵流畅,字里行间既有晋唐小楷的典雅,又融入了他独特的文人气质。王世贞评价文徵明 “以小楷名海内” ,此《老子列传》无疑是其巅峰之作的有力证明。在书写中,文徵明将儒家 “中和” 美学与道家 “自然” 理念完美融合 。每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笔画之间的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的气息连贯,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在礼法与性情的平衡点上轻盈舞蹈。
两卷之后,还有两页草书手札,文曰 :“病困无聊,写此奉赠北山炼师,永充福济观,当住一笑置之。徵明顿首。” 钤白文印 “文徵明”“悟言室印” 两方、朱文印 “真山” 一方 。草书手札与前面的小楷形成鲜明对比,小楷的工整严谨与草书的自由奔放相互映衬,展现了文徵明在不同书体间游刃有余的转换能力,也为整个合册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文徵明的这幅合册,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哲学与艺术融合的典范。他通过书法的形式,将道家的思想具象化,让后人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悟道家 “清静无为”“柔弱胜刚强” 等哲学理念 。在明代书坛中,这幅作品堪称 “无烟火气” 的神品,对后世小楷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众多书法爱好者学习和临摹的经典范本 。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