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女高管屈海燕任上被查!手握人事大权,都称她高贵有气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09:17 1

摘要:2024年9月6日,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内,鲜花簇拥的主席台中央,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工会主席屈海燕正以“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身份发表演讲。

2024年9月6日,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内,鲜花簇拥的主席台中央,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工会主席屈海燕正以“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身份发表演讲。

台下掌声雷动,谁也没想到,这场光鲜的表彰会竟是她职业生涯的“终章”

三小时后,纪检人员的突然入场,让这场精心策划的“形象工程”戛然而止——屈海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当场带走调查。

消息传开,舆论哗然。

这位在国企深耕多年、以“高贵气质”闻名的女高管,为何在职业生涯巅峰期轰然落马?她手中的人事大权究竟如何沦为“敛财工具”?这场震动央企的反腐风暴,揭开了国企高管权力暗箱的冰山一角。

屈海燕的落马绝非偶然。

公开资料显示,她在中冶集团任职长达数十年,从基层员工一步步攀升至核心管理层,人事权是其权力版图的核心。

1. 人事大权:国企反腐的“高危地带”

在中冶集团,屈海燕历任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工会主席等职,直接掌管全集团数万名员工的晋升、调任与考核。

一位 former 下属透露:“她一句话能决定一个干部的命运,连子公司高管的任命都要经她‘过问’。”

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让她在集团内部被称为“屈掌门”。

数据佐证:2021年,中冶集团旗下某子公司提拔的12名高管中,9人曾与屈海燕有直接工作交集。

这种“任人唯亲”的模式,为后续腐败埋下隐患。

2. 荣誉加身:“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双面人生

2021年,屈海燕同时斩获“中国五矿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冶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两项殊荣。

表彰词称她“党性坚定、作风正派”,但私下里,她却被曝出多次干预基层干部选拔,甚至为亲属承揽工程提供便利。

这种“台上讲反腐,台下搞腐败”的双面戏码,正是典型的“两面人”特征。

屈海燕的落马,只是中国五矿2024年反腐风暴的冰山一角。

时间 被查高管 职务 涉案领域

2024年4月 张孟星 中国中冶原党委书记、总裁 工程招投标、人事任免

2024年6月 宋占江 中国一冶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项目分包、资金挪用

2024年9月 屈海燕 中冶集团工会主席 人事权寻租、利益输送

链条解析:三人形成“上下联动”的腐败网络——张孟星主导工程发包,宋占江负责项目落地,屈海燕通过人事权安插亲信,三者互为掮客,涉案金额超亿元。

屈海燕的落马,引发舆论对“国企高管形象”的讨论。

不同于传统“油腻官员”的刻板印象,她以“气质优雅、谈吐得体”著称,甚至被员工称为“国企女精英的典范”。

这种反差,恰是其腐败的“保护色”。

1. 形象包装:从“职场丽人”到“反腐标兵”

据回忆,屈海燕常以香奈儿套装、爱马仕丝巾示人,出入高端场所,刻意塑造“精英”人设。

她还频繁出席公益活动,捐款建学校、资助贫困生,将自己包装成“慈善家”。

这种“体面”的表象,让她在纪检调查初期多次蒙混过关。

2. 权力变现:从“审批签字”到“影子公司”

随着调查深入,屈海燕的敛财手段逐渐浮出水面:

- 人事权寻租:对晋升者收取“打点费”,少则10万,多则百万;

- 关联交易:其亲属成立的“鑫迦国际旅行社”(2020年注册,2025年注销),承接中冶集团多地会议业务,利润率高达40%;

- 期权贿赂:收受某子公司股权,案发时估值超500万元。

屈海燕案并非孤例。

近年来,从华润电力杨彬(贪污受贿超千万)、中粮集团朱姝(80后美女高管涉腐),到此次中国五矿的“塌方式腐败”,国企高管腐败呈现三大特征:

1. “关键少数”集中爆发:人事、工程、财务等核心岗位成重灾区;

2. “雅贿”与“期权腐败”交织:从收现金到收高尔夫球卡、股权,手段更隐蔽;

3. “圈子文化”根深蒂固:“裙带关系”“山头主义”滋生腐败温床。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屈海燕的落马,再次印证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的铁律。

国企高管的“高贵气质”,不应是贪腐的遮羞布,而应是廉洁奉公的勋章。

唯有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避免更多“屈海燕”式悲剧重演。

反腐永远在路上,这一次,我们绝不姑息。

来源:历史烽烟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