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照片取材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私信联系署名或删除。本文时间跨度为70-90年代)
(照片取材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私信联系署名或删除。本文时间跨度为70-90年代)
1973年7月3日,永康县开发黄土丘陵指挥部成立,解放后第一次大规模开展劈山造田、溪滩改田和土地平整。照片中是花街公社潘宅大队劈山造田场景,从无到有的年代就是需要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
1976年9月9日,伟人辞世,全县举行万人追悼大会。
70年代的永康中学,有些读者当年或许还在这里读过书。
1976年在俞溪头公社姓付大队召开田头现场交流会。各大队的队长来参观
70年代参加上山下乡的永康知识青年。
1978年西溪公社桐塘大队铺纸种稻法试验
1979年永康拖拉机厂
70年代的香樟公园
80年代的和平桥,为什么时隔多年以后才发现那时候习以为常的生活那么有意境。
80年代的和平桥。
1980年许码头南面牛市溪滩牛市
1980年毛竹市桥南岸毛竹市柴市
1955年4月8日,县委决定建立有线广播。1985年9月29日,永康电视台建成试播。照片中是永康电视台第一位女播音员梁培玉在准备播音
1989年10月,永康汽车站。(原址在大润发超市)
林群心 摄
80年代县汽车码头(原址在逗园附近)
永康汽车站最早建设于1933年。
1985年7月13日,方岩景区被列为首批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4年,正在建设的高镇桥通桥
西津桥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桥墩高于岸,下可通航,立有“西津桥重建碑志”碑等8通。1988-1989年大修。
1951年4月7日,解放后第一次修缮西津桥竣工
80年代的永康西津桥。
国庆40周年暨西津桥重修庆典 摄于1989年。
1989年修缮期间的西津桥。
80年代永康,桥头布店。
80年年代山川坛路口
80年代遥望永康城区,一眼看去最高的建筑也不过五、六层,相比于现在的高楼大厦,那个年代似乎更为温柔一些。
90年代遥望永康城区vs现在
1984年,正在建设的永康宾馆。
80年代的胜利街。胜利街东起永富桥头,西至文化馆,旧称“中山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现名,是城内主要街道之一。
1989年7月23日,强台风过境,连续特大暴雨,永康全县倒塌房屋1500多间,县城60%面积受淹,下图是被淹的胜利街
80年代胜利街上的城隍庙。
80年代的柏岩绣花服装厂
80年代华溪北路附近的塔海经济合作社
80年代解放街电影院路口。
1996年,胜利街万泰巷巷口。(左下角的电影名字不打码我都不敢放出来。)
80年代南苑东路vs现在
1987年通济桥
80年代原建设路(王岳阳 摄)
80年代解放街,幸运的读者兴许还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的老房子。
80-90年代的永康江,当时的城区内大部分都是低矮的建筑,一副新老交替的景象。
90年代初的永康县政府。
九十年代的解放桥
孙东 摄
1992年,开始建设五金城。小五金孕育了大市场,历史又一次垂青永康。
1992年五金城首期开业庆典
1994年五金城门楼
1996年10月6日—8日,首届中国五金新产品博览会在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举行。
1992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
当天,永康撤县设市庆典暨第二届方岩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解放街北端的永康二中操场隆重举行
90年代永康市公安局。
1992年12月,金温铁路永康火车站开工建设。
1995年1月5日,金温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永康站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1991年《永康县志》县治图“十”字街口
清光绪《永康县志》县治图“丁”字街口
永康微型轿车厂生产的轿车。
来源:波波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