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城区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一起用志愿红点亮生态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7:31 1

摘要:西城区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组建以来,立足基层治理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覆盖驻区单位、学校、社区的2.1万名志愿者网络,累计服务超53万小时,共培育出志愿北京“五星级志愿者”260名,蝉联北京市2023、2024年度“优秀环保公益组织”。此外,志愿

西城区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组建以来,立足基层治理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覆盖驻区单位、学校、社区的2.1万名志愿者网络,累计服务超53万小时,共培育出志愿北京“五星级志愿者”260名,蝉联北京市2023、2024年度“优秀环保公益组织”。此外,志愿服务队还获评生态环保领域国家级3项、地区性奖项数十项,多次荣获“首都环保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环保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是传承志愿精神、弘扬志愿文化的首都金名片,也为地区环境治理、低碳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志愿服务队开展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项目,现已成为德胜街道传承志愿精神、弘扬志愿文化的一扇窗口,成为北京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一张名片。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曾在德胜街道组织开展“志愿红”守护“生态绿”志愿服务活动,全国总工会机关党委也在此开展过志愿活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亦积极参与其中,参与者均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认可。

凝聚绿色之友

播撒绿色“种子”

德胜街道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依托“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全面拓展志愿服务阵地网络,建立了25个志愿服务站点,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组织员服务综合体,推进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紧密结合。

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参与各类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918场,包括“千人志愿服务先锋榜”“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日主题活动,为首都开展环境治理、倡导绿色生活、弘扬志愿精神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泛开展社区绿色活动

让绿色理念深入社区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队组建了136人的“环保宣讲轻骑兵”,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先锋行 蓝天环保志愿者在行动”等环保宣讲。通过定期举办绿色生活“二手跳蚤集市”“社区邻里节”等活动,推广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志愿服务队还与物业人员、社区人员一起,在社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落实垃圾分类投放箱,引导业主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每逢节日青年志愿者们还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和环卫工人等一线工作者提供粽子、重阳糕等,让居民感受“家”的温暖。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

培育志愿先锋

德胜街道蓝天环保志愿服务队持续探索完善志愿服务的闭环管理,逐步完善志愿者招募、活动开展、培训管理、激励保障等制度,重点完善宣传激励、关爱帮扶、礼遇优待等激励机制。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在西城区德胜街道双旗杆胡同,千张笑脸拼成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先锋榜。裕中西里环保酵素达人坊、巧绣娘编织坊等项目荣获北京市优秀志愿服务“50佳”称号,《学做环保酵素 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获第四届社区邻里节大赛奖。

让志愿之树在各地开花结果

服务队不仅守护首都蓝天,还汇聚各方力量传递特殊的爱。自2023年12月9日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成立以来,服务队始终本着“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初心与宗旨,积极开展一系列全民参与、成效显著的“南水北调十周年”纪念活动。依托“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开展图书交换活动88次,交换图书26万册。其中分批向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中心小学捐赠图书2000余册及手套等暖心礼物。举办纪念南水北调十周年读书会,十位行业代表讲述南水北调工程的过往历史、如今成就和未来展望……激发全民爱水、节水、护水意识,当好南水北调工程的宣传员,永续志愿服务爱的传递。

创新“志愿服务+门前三包”工作机制

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志愿服务队以志愿者小组的形式,将“门前三包”工作与志愿服务项目结合起来。“门前三包”责任人只要参加志愿者培训,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门前三包”工作,就按照志愿者管理办法记录志愿时长。“每次我穿着蓝色马甲(志愿者服装)打扫社区门口,摆放乱停乱放的自行车,我都觉得非常光荣。因为我觉得在维护自己小区门前环境的过程中也给我们社会作出了一点点贡献,慢慢地我不穿志愿者衣服也会自觉去注意社区门口的环境卫生了。”德胜街道通过弘扬志愿精神让大家意识到“门前三包”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工作本身,而是从一点小事开始奉献社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