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东省鄄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古泉街道三完小幼儿园,为200余名幼儿及教师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春季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巧妙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悄然播下文明出行的种子。
近日,山东省鄄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古泉街道三完小幼儿园,为200余名幼儿及教师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春季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巧妙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悄然播下文明出行的种子。
活动中,交警大队的民警们变身“安全导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教具,向孩子们讲解交通规则。课堂上,民警展示了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通行等常见交通标志的图片,并结合动画视频,生动阐释其含义和作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孩子们齐声跟读,稚嫩的声音中透着认真。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民警还设计了“小小交警”角色扮演环节。孩子们戴上特制的小警帽,手持指挥棒,在模拟路口指挥“交通”,亲身体验交警的职责。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知识,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回家后,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能闯红灯!”活动结束后,5岁的邓芷祎小朋友兴奋地说。这正是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通过教育孩子,带动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鄄城县交警大队负责人表示,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能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古泉街道三完小幼儿园园长王李凤对此深表认同:“许多孩子主动提出要当‘家庭安全监督员’,督促家长遵守交通规则。这种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深远影响。”
活动中,交警特别提醒,儿童步行时随意穿行马路、乘车时不使用安全座椅等现象仍较为普遍。为此,民警向家长发放了《儿童交通安全手册》,并建议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从日常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例如过马路时牵紧孩子的手、乘车时使用儿童安全锁等。“交通安全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家校协同,才能真正为孩子撑起保护伞。”家长李娜感慨地说。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