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田园到乐园——巨野县田桥镇中学劳动课这样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09:04 2

摘要:“这块试验田是咱们学校的大蒜地,大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蔬菜类……”在巨野县田桥镇中学的劳动课上,生物老师正给同学们讲解立冬之后大蒜的种植管理要点,并示范带领同学们为大蒜培土浇水、除草施肥。

“这块试验田是咱们学校的大蒜地,大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蔬菜类……”在巨野县田桥镇中学的劳动课上,生物老师正给同学们讲解立冬之后大蒜的种植管理要点,并示范带领同学们为大蒜培土浇水、除草施肥。

田桥镇中学因地制宜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劳动教育“加法”文章。

民俗文化室里“涨”知识

学校的民俗文化室分为传统生活用品室、书法室、农耕农具室、种子室、茶文化室、揽月科学室等。在传统生活用品室内,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徐老师正与同学们讲解着眼前这台老织布机的来历和功能。“与我们现在可供选择的众多衣服材质不同,老一辈的衣服都是自己利用织布机织出来的。从棉花的种植、收获到纺线、织布、裁衣,都是自给自足,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还有自己动手的满足感。”徐老师讲解道。此外,农耕农具室展示了从耕地、播种、管理、收获到入仓的全过程,以此让同学们了解到耕种的不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揽月科学室则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崇高的理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学校每周分批次让同学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地方。学校充分发掘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

试验田和生态园里强技能

2023年10月,学校结合田桥学区创建了全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基地内开辟了学校的试验田。学校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时令种植不同作物。在这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学会了施肥、耕种、管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深秋时节,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开启了一场“挖地瓜”大战。有的用手刨,有的用铲子挖……他们争先恐后,要比一比谁挖的红薯大,谁挖出来的红薯最多。他们不仅收获了食物,还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学校生态园紧挨学校实验田,始建于2011年11月,是一座大型四季常温钢架结构大棚。“这里一年四季供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管理员康传兴老师在劳动课时间经常带同学们到这里除草、施肥、修剪花草。”学校副校长徐龙盼介绍说。在挥洒汗珠的劳作之后,同学们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心中充满了对农民的敬畏与感激。

躬耕实践中明志向

学校不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美丽庭院”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同学们深入社区、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捡一个垃圾袋、拾一片废纸、铲掉乱张贴的小广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向居民诠释着一名中学生应该做的是什么。

同时,学校不定期举办以“孝道”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回家后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件事:洗刷碗筷、洗衣做饭、打扫庭院……只要通过劳动的付出能给家人带来幸福感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事。“感谢学校让孩子先学会了做人,只有学会做人了才能好好学习啊。”纪希恩的家长说道。

学校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将劳动评价内容纳入家长职责清单,引导家长科学育儿,让家长和社会成为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家庭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田桥学区主任王正新说道。

“今后我们将紧紧抓住劳动教育这个关键,以评价促发展,着力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让同学们用心感受劳动,在躬耕实践中明确志向。”校长付长会说道。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