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魔幻的城市,国产悬疑剧的宠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7:34 2

摘要:“有山有水,新旧层杂。”独特的山水地理环境和新旧交织的城市建设使得重庆看起来割裂又融合。曲折回环的阶梯、深邃幽暗的隧道、陈旧逼仄的筒子楼、影影绰绰的废弃工厂、烟雾迷蒙的江畔、明明灭灭的霓虹灯……对于创作者来说,重庆就像一个巨大的“情绪调色盘”,随处都是灵感和发

当我们想起重庆的时候,脑海中率先出现的词是“魔幻”,紧接着就是一个绰号:“中国哥谭”。

“有山有水,新旧层杂。”独特的山水地理环境和新旧交织的城市建设使得重庆看起来割裂又融合。曲折回环的阶梯、深邃幽暗的隧道、陈旧逼仄的筒子楼、影影绰绰的废弃工厂、烟雾迷蒙的江畔、明明灭灭的霓虹灯……对于创作者来说,重庆就像一个巨大的“情绪调色盘”,随处都是灵感和发现。

可以说,只有你不敢拍的,但绝对没有重庆不能实现的。

重庆,一座自带“悬疑滤镜”的城市。

提到重庆,“勒是雾都”几乎成了非官方宣传语。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且全年平均相对湿度达到79.9%,属于高湿地区。较高的湿度加上较短的日照时长,水蒸气难以扩散,便形成多雾天气,重庆的“雾都”之名也因此而来。

▌重庆的天气闷热、潮湿又多雾,和悬疑片需要的压抑、迷离氛围不谋而合 | ©视觉中国

不同于太阳初升时如仙境般缥缈的山间云雾,在缺少光照的阴郁城市里,只有钢筋水泥反射冷漠的哑光,雾气往往增加的是阴森可怖的神秘氛围。

悬疑剧《沉默的真相》,开篇第一个镜头便是阴天下的城市全景,雾气笼罩着高楼大厦,晦暗的色调奠定了全剧压抑的基调。好像有什么诡异的事情正在发生,等待人们在迷雾中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带来水汽,多山的地形使得难有强劲的风吹拂,水蒸汽难以扩散便在空中形成了雾 | ©视觉中国

除了雾都之外,重庆的另一个名字是“山城”。

重庆75%的面积都被山地覆盖,数十条山脉平行穿过重庆,形成了山脉与丘陵相间排列的川东岭谷,这是世界上唯一坐落于平行岭谷中的大城市。与此同时,长江与嘉陵江在这里交汇,上百条河流支流延伸进城市各处,也让重庆成为一座滨水之城。

▌山在城中,城在山上。一山之隔便是两种不同的城市风貌 | ©视觉中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一方山水也养起了一座城。在山水之间“生长”起来的重庆城,也因此形成了一种依山而建又顺水而下、整体上高低错落的城市布局。

重庆的主城区渝中区便是典型代表。这是一个由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形成的半岛,半岛尽头是著名的“朝天门码头”。城区内丘陵起伏,最高点鹅岭与最低点沙嘴角的相对高差可以达到227米,因此诞生了不少看起来“令人迷惑”的立体建筑。

离朝天门不远,另一个著名景点“白象居”,是重庆非常有代表性的老式民居,它修建于九十年代初,由六栋24层高、没有电梯的单元楼组成,楼与楼之间由空中连廊或回转阶梯相互连接。

白象居最大的特点,是它像立体迷宫一样通往不同的地方。由于依山地地形而建,每一栋楼的楼层并不一致。当你以为在1层时,旁边可能是另一栋楼的8层。楼道内则是老式居民楼的楼梯,狭窄、灰暗、难见天日。走在这样的楼道里,很容易产生被“困住”的迷惑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正处于哪里。

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江照黎明》《火锅英雄》《少年的你》等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从白象居中间穿过的轻轨,复古的筒子楼后不远便是来福士 | ©视觉中国

在重庆,这样丰富而立体的空间层次为悬疑剧设置了许多天然场景。

隧道、地面、坡道、阶梯、过江索道、空中轻轨、盘旋而上的立交桥……它们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区域里。于是,在建筑的交错与切割之间,在阶梯的延伸与回环之中,在轨道与桥梁分隔出的罅隙里,形成了许多视觉盲区与隐藏角落。

而人物就在这些高低起伏的空间里穿梭,他们四处追逐、逃生、跟踪、藏匿。紧张悬疑的气氛与一探究竟的好奇同时滋生,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重庆筒子楼和城市立交桥上穿行而过的出租车,重庆的城市环境给这些行动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物理上的实现条件,同时也附加了许多情绪渲染和心理隐喻 | ©视觉中国

电影《少年的你》选取了重庆许多代表性建筑。比如女主家在海棠溪筒子楼,环形长廊圈出八边形天井,Z字形楼梯纵横交错,灰暗斑驳的墙壁静默无声,仿佛都象征着女主正被生活困住;而她把同学魏莱失手推下去的台阶——这种长长的阶梯几乎在重庆随处可见,老旧街区与昏暗路灯,好像可以隐藏所有的幽暗心思。

▌重庆长寿区三倒拐古镇,因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梯坎 | ©视觉中国

《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说:“重庆起起伏伏的地形非常有助于电影氛围营造,这里有很多大型立交桥、高楼,也有小巷子,就像个迷宫,把人物放在这里,就有一种逃不出这个地方的感觉。”

在电影里,男主刘北山和女主陈念,无依无靠的少年和少女一起走过很多地方。他们走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皇冠大扶梯,走过22层楼高的魁星楼空中吊桥,走过布满黄桷树根的石墙,走过立交桥下漆黑又泥泞的小路……

城市环境与人文气质总是互相影响,重庆也是一座自带“江湖气”的城市。

由于水域通达,重庆自古以来就是水运往来的要地,其独特的“码头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重庆最繁华的码头,便是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码头,因历代官员在此接皇帝圣旨而得名“朝天门”。

▌码头的货运轮船,朝天门原题“古渝雄关”,曾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 ©视觉中国

清朝有一首诗叫《字水宵灯》,这个词指的就是在江水回环处,夜晚江船上渔火通明的场面。这样的夜景,也成为“巴渝十二景”之一。

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始设海关。朝天门作为南来北往的船只交汇停靠之处,自此开始迈向现代化发展。当时,开船的船夫、拉船的纤夫、搬货的脚夫、挑担的挑夫,还有各路商贩走卒,皆汇聚于重庆。

▌在一定程度上,重庆的繁荣昌盛都集中表现在朝天门这个水上门户上 | ©视觉中国

来往的流动人口多为底层人民,缺少安全保障,便自发组织结成了帮派。

重庆有名的“袍哥”组织,便是以结拜兄弟的形式组建的互助团体。“袍哥”在清末民初时盛行于民间,三教九流的人都参与其中,其中不乏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士。如今,“袍哥”组织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这种“江湖精神”仍然留存在重庆的文化之中。

▌ 朝天门码头,码头文化的起因或许是为了抱团发展,推杯换盏割头换颈的江湖义气是最初的文化血脉,发展至今,码头文化也有了重新的定义 | ©视觉中国

明清时期还有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便是“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行动。两湖、两广地区的人口大量迁至重庆,渝中区至今仍保留着清朝时期的“湖广会馆”。

在新旧时代的交界处,重庆同时拥有本地居民、外省移民、“跑码头”来的劳动人民、来此经商贸易的商人……不同的群体在这里成立了不同的组织,比如同乡会馆、行业帮会、“袍哥”组织等等。

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或者在这些鱼龙混杂的群体之中,江湖恩怨与纷争不断。而这种未必会被史书记载的、暗涌之下的斗争,也给重庆增添了一抹悬疑与神秘的色彩。

▌ 码头上船来船往,也就使得码头文化本身便具有着开创性,由此形成了重庆开放豪迈的文化特性 | ©视觉中国

伴随着码头文化与江湖气质而来的,是从码头边开至街头巷尾的众多茶馆、面馆、酒馆、小吃摊等等,供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闲聊休息、碰头聚会。而重庆最著名的美食——火锅,也是来源于码头。

可以想象,在码头文化鼎盛时期,重庆一定是一个吵吵嚷嚷、热气腾腾的城市。而这种市井烟火气也保留至今,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性格。

在大城市里,人与人的相遇会产生故事。而身份、地位、年龄、来历、职业、阶层……都不相同的人相遇,则会产生悬疑故事。

有学者认为,在悬疑剧中展现出来的重庆,是新一代“边缘之城”(上一代指的是上世纪末第六代导演所刻画的北京与上海,二者现在已经转向了摩登大都市的城市影像),它游离于中心之外,远离了主流叙事与审美印象。“在这样的影像空间中,游走的是颓废抽离的警察、满怀秘密的记者、走投无路的律师、背负骂名的教师、惶惶不安的店主,他们便是故事主角和城市‘边缘人’(the marginal man)。”

当这些角色同时出现在一部剧里,就成了悬疑剧《沉默的真相》。

▌现如今火遍全世界的火锅文化,便起源于重庆码头工人聚集地,辛辣的风味与平常的食材,创造了重庆码头的风雨至味 | ©视觉中国

《沉默的真相》导演陈奕甫表示,剧组需要在同一个城市里找到跨越十年、三个时空里的300多个场景。最后,重庆成为不二之选。

在这部电视剧里,2000年的第一个时空是侯贵平支教的乡村,部分取景于离重庆主城区较远的江津朱杨镇;2003-2010年的第二个时空,检察官江阳工作生活的许多场景取景于长寿区的川维化工,这里保留着二十多年前的老旧社区、车站、居民楼、街道的样貌;而2010年的“江潭市”,则较多取景于市中心的渝中区,包括嘉陵新村、东水门大桥等。

▌现代和复古的生活方式同时存在于重庆,或许只需爬上一层楼,便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 ©视觉中国

在有关“边缘性”的论述中,还提及了一个概念叫做“压缩的现代性”。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区域发展轨迹被迅速压缩,各种人文景观便融合混杂在一起。

重庆的“魔幻”,一方面是“8D立体构造”让人眩晕;另一方面,这座城市像是同时处于“过去”和“未来”:上世纪遗留下来的老式建筑也与近些年新建的摩天大楼比邻而居;八九十年代的泛黄气息与后现代的“赛博朋克”风格并存,有时会让人恍然疑惑“今夕是何年”。

▌ 重庆的空间似乎被利用到了极致,我们不光可以在地下看到轻轨,还有可能在空中 | ©视觉中国

作为重庆最古老城门的“朝天门”,于2012-2019年间修建了全城最具未来风格的来福士。这是重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业建筑群,投资超过240亿元,由八栋高耸的塔楼和横跨其间、位于250米高空的连廊组成。

夜幕降临,来福士的金属外立面通体发光,像是星际舰队正要准备出征。而从江对岸的桥洞望过去,被弧形桥洞切割的视角像极了在掩体下避难的普通人。

与朝天门码头相邻,著名景点“洪崖洞”也曾是重庆早期发达的通商口岸,形成了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2006年初,洪崖洞改造成了高达十余层的商业中心,在夜色中闪烁着一片暖黄色的灯,近80米的垂直高差构造出了一个充满立体感与科幻感的“天空之城”。

离洪崖洞不远处就是热闹繁华的解放碑商圈,数不清的霓虹灯招牌在夜晚的雾气中折射出一种赛博朋克般的迷幻。

而再步行一公里左右,便又回到了老旧的、晦暗的白象居。

▌重庆洪崖洞,由战国时的军事要塞发展为宋代的石窟寺庙、再到明代的商业街区、清代的码头,洪崖洞折射出重庆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之路 | ©视觉中国

就像科幻小说里描述的时空坍缩一样,不同时空里建设的风格迥异的建筑,好像全部都坍缩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空:三四十年代的战争掩体、六七十年代的老厂房、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楼、近年来修建的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它们以极高的密度被框进了同一个取景框里。

于是,在充满现代感的钢筋丛林之中,在摩登大厦与轻轨立交之间,依然随处可见老街区里斑驳的墙壁、昏暗的街灯、裸露的电线、长长的阶梯……在这些地方仿佛看不见科技的踪迹,只有人心的诡谲与幽暗的欲望在暗处丛生。

▌重庆的“彩虹楼梯”,位于重庆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的居民楼间,高约20米,共有50多级阶梯,在未涂鸦前为一处普通的居民行走步道 | ©视觉中国

“赛博朋克”代表了在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对于文明与人性的某种失落与疏离。这与重庆以“人情”构建出的市井江湖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冲突感——像极了我们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隐喻。

于是,难以安放的人性被拉扯,文艺创作者们的灵感也就从时空的裂隙里诞生了。

这就是重庆了。

如果2025年就是几十年前科幻小说中设定的年代,重庆也许就是那时描述的未来城市的样子——一个既热闹又边缘、既前卫又怀旧,充满宿命感与复杂感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许多悬疑故事正在发生。

来源:时尚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