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6:45 2

摘要:前往黑龙江省检察机关“传经送宝”的五名讲师团老师分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厅副厅长、二级高级检察官陈旭文,国家检察官学院民事检察教研部教授邵世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俞炜,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王东海,

第十七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集中巡讲支教黑龙江篇

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金秋的北国犹如一幅壮锦,硕果累累,五谷丰登,丰收在望。

在这收获的时节,第十七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黑龙江组奔赴龙江,送来更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8月25日至29日,五名讲师团老师的身影耕耘在大庆、牡丹江、哈尔滨三地检察机关的课堂上,给黑土检察播种下知识和梦想,也让这里收获了成长和希望。

一捧金种子

讲政治讲业务双管齐下

前往黑龙江省检察机关“传经送宝”的五名讲师团老师分别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厅副厅长、二级高级检察官陈旭文,国家检察官学院民事检察教研部教授邵世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俞炜,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王东海,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姚舟。

他们中有法学博士,指导办理中管干部职务犯罪50多件和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件等重大敏感复杂案件的专家;有首届全国检察系统“检察教育名师”;有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优秀公诉人。下车伊始,陈旭文组长第一句话是:“这里是‘铁人精神’的发祥地,我们是来学习和受教育的。这次巡讲是落实最高检党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要求的‘定制式精准培训’,应勇检察长要求我们当好‘宣讲员、指导员、调研员’,我们也要发扬铁人‘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求实精神,在授课、答疑、调研的过程中将本次巡讲的主旨精神传达到位,将业务指导工作做实做透,将交流学习和了解当地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贯彻到底,高质效地完成巡讲任务。”

几天来,全体巡讲老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始终。在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真正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具体实践当中去。陈旭文讲授《新型隐形受贿犯罪案件认定的思路和方法》,邵世星讲授《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审查》,姚舟讲授《刑事案件证据审查概要》,俞炜讲授《浙江数字行政检察工作实践与探索》,王东海讲授《掩隐罪与帮信罪的司法界分》。在讲课和答疑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处处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来对照审视检察工作,以案释法、以例析理,从证据采信、法律解释到程序规范,逐一拆解,给出兼具理论深度与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学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黑龙江地处祖国北疆,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检察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匮乏,队伍素能亟待提升。面对讲师团的到来,黑龙江检察机关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的模式,实现全省三级院全员培训,并通过录制课程等方式强化后续学习。

哈尔滨市南岗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霸康向陈旭文提出问题,并得到“意外的收获”后,他在听课笔记中一笔一划的写到:“从陈老师在大庆讲的第一堂课开始,我就有很多问题想问,最后这天终于如愿以偿。老师不仅回答了我很多业务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检察人拥有的服务大局的理念和系统思维,为我们年轻一代指明了奋斗目标,规划了实践路径。”

哈尔滨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金力在答疑现场对记者说:“巡讲团围绕基层需要,针对司法挑战和履职急需,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充分发挥‘点对点’‘面对面’优势,结合个人在案件办理中的思考和经历,将高质效办案的要求贯穿到授课之中,听了很令人解渴。”

全程听课的大庆市院检察长赵倩也深有感触:“课堂上巡讲老师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办案经验教授学员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使人耳聪目明。”

一部深耕经

传知识传方法双心一意

五位讲师团专家把最前沿的“司法麦种”撒向龙江大地的同时,更侧重传授“深耕”的方法。

陈旭文通过讲授新型隐性受贿犯罪案件认定的思路和方法,为干警系统剖析了谋利用权间接化、收受行为民事化、利益输送市场化等八大新型隐蔽特征,提出从权钱交易本质出发的穿透式认定路径;邵世星围绕是否成立民间借贷的审查、借贷合同是否有效的审查、虚假诉讼的审查、刑民交叉的审查处理等四方面,系统阐释了民事诉讼监督的最新动态与实务要点;姚舟结合自身丰富的刑事办案经验,围绕如何收集审查裁量证据、客观性证据的审查、言词证据的审查、鉴定意见的审查等方面,全方位解析了刑事案件证据审查的核心要点与实践路径;俞炜结合数字检察在浙江行政检察工作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数据建模、线索研判、类案监督等手段;王东海围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界分”,对两罪区分的核心要素与本质界限、司法实践中两罪区分的裁判规律构建等内容进行讲授。

“听了您的课程我受益匪浅,想再请教一下您关于‘非亲历不可知’情节在证据分析适用方面的经验?”

“我认为‘非亲历不可知’是个程度的认定,并不是非亲历者一定不可知,也不是亲历者一定可知。首先是要注意审查口供是否真实可靠,其次要注意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经验,但最终意见性证据只能作为边缘性证据、辅助性事实来进行支撑,不能作为核心证据来进行使用。”

“在最高检提出‘一取消三不再’要求的背景下,作为先进地区,可否给我们传授一下优化检察管理的‘福建经验’?”

“从评价案件‘对不对’到‘好不好’,需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精准的管理体系。要把办案质效与检察人员考核、干部评价任用等有机结合起来,既从宏观上实时监控本地区检察工作的变化趋势,又从中观上聚焦重点专项、攻坚亮点的履职情况,还从微观上将典型案例成果纳入评先评优重要参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放权与管权的统一、管案与管人的结合。”

在三个地市的座谈答疑中,几乎不约而同都反复提及了追诉时效制度的适用,同时,一些新类型的前沿难题也成为本次巡讲中最受学员期盼的答疑重点,老师教授时间和答疑时间均超过了三个半小时,中间的休息时间几乎成为了“加班时间”。

牡丹江市检察院检察长任鸿亮对记者说,这次最高检集中巡讲支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前沿司法理念、接受权威业务指导的重要平台。不仅提升了检察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开了扇天窗,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风景,学到了方法,真正是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一场及时雨

当老师当学生双向奔赴

“在办理醉酒驾驶超标电动三轮车危险驾驶类案件中,我们常在适用标准、执法尺度上存在争议,请问该如何准确把握此类案件的办理?”

“随着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工作的逐步深化,我们当前的工作方向和方式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请问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

“全国行政检察工作会议释放出行政检察进入质效革命新拐点的关键信号,能否请老师结合质效革命新拐点,指导下我们该如何更好履职?”

来自各业务条线的两级院干警持续发问,三地座谈现场讨论声、交流声此起彼伏,更有基层院学员将案件卷宗搬到现场,请讲师现场点评、“阅卷”指导。

讲师团的各位老师为本次的巡讲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陈旭文充分总结提炼了自己参与过的重大疑难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的工作经验,结合近年来新类型行受贿案件的类型特点精心制作了课件进行授课。邵世星根据培训调研需求,及时调整授课题目,专门拟定“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的审查——以民间借贷类案件为例”的授课主题,并对应巡讲前收集的黑龙江当地检察官提的具体问题,结合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等开展针对性讲授。在座谈答疑环节,面对检察官提出的全领域难点问题和追问,老师们从不同领域一起回答补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从疑难问题的肇发根源、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法背景、各自地区的做法比对方面进行了体系化、综合性的解答。

专家们的解答引发了在场学员的强烈共鸣:“近期我们办理的案件中,在法律适用中存在很多疑惑,老师以自己或本地办理过的案件为样本,和我们深入讨论,传播理念,传授经验,解决问题,仿佛一场及时雨。”

陈旭文告诉记者,在此次巡讲过程中,巡讲团的老师们从黑龙江的同仁身上也学到了大量好的经验做法。大庆市检察机关通过“府检联动”联席会议,印发《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意见》,通过将检察建议办理办复情况列入行政部门法治建设考核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检察建议的落实刚性;牡丹江市检察机关一体打通与当地行政机关的执法信息屏障,可以在统一办案系统上完整调阅包括公安机关、市场监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内的全部行政执法数据信息、电子卷宗,丰沛的数据信息为他们使用大数据模型碰撞数据、发现法律监督线索、开展行刑正向衔接提供了充分的平台和制度保障;哈尔滨市南岗区检察院开发的《刑事涉案财物全流程监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得益于其准确的数据碰撞思路和富于实操性的信息抓取设计,在涉案财物的处置上获得了大量有效的法律监督线索,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院在日常使用该模型开展工作,在全国检察机关的大数据模型使用榜上名列前茅。三地检察干警虽然面临不同的案件类型,但都展现出了对案件的精准把握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些都让讲师团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也决心把这些所学所得带回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教互促。

秋日共研,硕果可期。巡讲支教播下的“司法麦种”,必将随龙江秋风落地生根,在龙江黑土地上结出守护公平正义的累累硕果。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