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猪拉稀多由三类因素引发,一是环境与应激因素,猪舍温度低于 22℃、湿度超 70%,或断奶、转群时频繁更换饲料,易导致小猪肠道功能紊乱;二是病原感染,细菌引发的拉稀,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导致的拉稀多为水样且快速传播,寄生虫(球虫、蛔虫)感染则伴随粪
小猪拉稀多由三类因素引发,一是环境与应激因素,猪舍温度低于 22℃、湿度超 70%,或断奶、转群时频繁更换饲料,易导致小猪肠道功能紊乱;二是病原感染,细菌引发的拉稀,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导致的拉稀多为水样且快速传播,寄生虫(球虫、蛔虫)感染则伴随粪便中出现虫卵;三是饲养管理问题,喂食变质饲料、饮水不洁,或新生仔猪未吃足初乳,免疫力低下易引发肠道问题,找准原因才能为后续处理提供方向。
针对小猪拉稀腹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畜小牧:利克太保,灌服或饮水治疗腹泻,同时拌料畜小牧:保育太保+多维太保,止泻加调理胃肠道;细菌感染时,可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或混饮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病毒感染需隔离病猪,全群投喂畜小牧:清温太保,可使机体产生干扰素,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很多养殖户都评价不错,但是要注意认准“畜小牧”品牌,避免买到假冒产品。
预防需从饲养管理多环节入手。保持猪舍温度稳定在 25-28℃,每周用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1 次,及时清理粪便;新生仔猪确保出生后 12 小时内吃足初乳,断奶时逐步更换饲料(7 天过渡周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增强肠道免疫力;提前接种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尤其在秋冬高发季节,通过全方位预防,大幅降低小猪拉稀发生率。
来源:站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