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只会出现在皮肤上?医生:口腔里也容易出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6:54 2

摘要:28 岁的小林最近总觉得嘴里不得劲,舌头根下面长了几个米粒大小的疙瘩,不疼不痒但总觉得碍事。一开始他以为是上火,自己买了点清热的含片,可过了半个月,疙瘩不仅没消,反而越长越大,还连成了一小片,吃东西时偶尔会磨到,甚至有点出血。

28 岁的小林最近总觉得嘴里不得劲,舌头根下面长了几个米粒大小的疙瘩,不疼不痒但总觉得碍事。一开始他以为是上火,自己买了点清热的含片,可过了半个月,疙瘩不仅没消,反而越长越大,还连成了一小片,吃东西时偶尔会磨到,甚至有点出血。

这天早上刷牙,他对着镜子仔细一看,那些疙瘩表面坑坑洼洼的,像菜花似的,心里突然慌了。赶紧请假去医院,挂了口腔科的号。医生检查后皱着眉问他:“最近有没有过不注意防护的亲密接触?” 小林脸一红,支支吾吾说了实话 —— 上个月和陌生网友约会,有过无保护的口部接触。

最后检查结果出来,小林得了口腔尖锐湿疣。他拿着报告单手都在抖:“我只知道尖锐湿疣长在隐私部位,怎么会跑到嘴里来?” 其实像小林这样的情况,在门诊并不少见,很多人都以为尖锐湿疣只会长在皮肤上,却不知道口腔也是高发部位之一。

尖锐湿疣不是普通皮肤病,是由 HPV 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大家常听说的隐私部位发病,是因为那些地方黏膜脆弱,容易被病毒侵袭。但口腔黏膜同样娇嫩,而且每天要接触食物、说话,一旦有微小伤口,病毒就容易钻进去。

比如和携带 HPV 病毒的人发生无保护的口部接触,病毒就可能通过唾液、黏膜接触传到口腔里。还有些人习惯用嘴巴接触不干净的物品,或者和别人共用牙刷、口红这些私人口腔用品,如果对方携带病毒,也可能间接传染。另外,免疫力低的人更容易中招,比如经常熬夜、压力大、生病的人,身体抵抗力弱,病毒就容易在口腔里扎根繁殖。

很多人刚开始没在意,以为是口腔溃疡、上火疙瘩,结果耽误了治疗。其实它有几个明显特点,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首先看位置,大多长在舌头根部、牙龈、口腔内侧壁、咽喉部位,这些地方平时不容易发现,除非特意对着镜子看或者有异物感。然后看样子,初期是米粒大小的淡红色小疙瘩,表面有点粗糙,摸起来不像普通水泡那么软,也不像溃疡那样会疼。慢慢会长成黄豆大小,甚至更大,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像菜花、鸡冠或者乳头状,颜色可能变成灰白色或粉红色,用力碰还可能出血,比如刷牙、吃东西时。

另外,有些人会有喉咙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吞咽时觉得有东西卡着,或者声音变沙哑,要是长在咽喉深处,还可能影响呼吸,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发现嘴里有这些疙瘩,而且最近有过不注意防护的亲密接触,别自己瞎猜,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醋酸白试验或者 HPV 检测,就能确诊。

得了口腔尖锐湿疣肯定不能忽视,首先它会影响正常生活,吃东西、说话受影响,要是长在咽喉部位,还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然后它有传染性,不仅会通过亲密接触传给伴侣,还可能通过共用牙刷、杯子、餐具等传给家人,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更要注意,小孩免疫力低,很容易被传染。

更重要的是,HPV 病毒有多种亚型,有些亚型和口腔癌、咽喉癌有关,如果口腔尖锐湿疣长期不治疗,病毒在体内持续感染,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虽然这种概率不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治疗,别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就拖着,越拖越难治,危害也越大。

参考文献:

[1] 李雪,王琪,程晓磊,等. 尖锐湿疣防控关键要素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防治策略探索[J]. 中国性科学,2025,34(2):135-139.

[2] 敖春萍. 尖锐湿疣患者不同部位HPV型载量分布特点及ALA--PDT对HPV感染细胞中JAK/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D].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9.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