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构建微生物合成群落(SynComs),在实验室中重建宿主微生物群,以揭示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之间的互作规律。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物种间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组合),却忽视了同一物种内
在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构建微生物合成群落(SynComs),在实验室中重建宿主微生物群,以揭示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之间的互作规律。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物种间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组合),却忽视了同一物种内不同基因型(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这一局限在植物研究中已被打破——植物SynComs研究表明,种内遗传多样性能显著提升群落的产量、稳定性和抗逆性。例如,增加小麦品种的基因型多样性可使产量稳定性提高20%。受此启发,科学家提出:微生物SynComs的设计是否也应纳入种内多样性?
NP最热读文章
通过对拟南芥等模式生物的研究,科学家发现:
微生物SynComs的设计应纳入种内多样性
基础科学层面:揭示微生物种内多样性在维持群落稳定、抵御环境胁迫中的核心作用。为微生物与宿主协同进化机制提供新视角。应用科学层面:农业:设计抗病、促生的“超级微生物群落”,减少化肥农药依赖。医学:优化肠道益生菌组合,提升个体化治疗效果。环境修复:构建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尽管微生物与植物在生命周期、运动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但种内多样性对群落功能的普适性规律正在浮现。下一步,科学家计划将这一策略拓展至真菌、古菌等领域,并探索其与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的结合,最终实现微生物群落的精准设计与调控。
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空白,更为绿色农业、医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工具。
相关论文:
Durán P, Vailleau F, Roux F. (2025). Building microbial synthetic communities: get inspired by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plant communities. New Phytologist 246: 402-405.
关键词:微生物合成群落、种内多样性、宿主-微生物互作、农业应用、医学创新
来源:农科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