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光作序,万物和鸣。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于26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作为网络视音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具有“年度风向标”之誉的行业盛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于26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作为网络视音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具有“年度风向标”之誉的行业盛会,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在成都成功举办11届。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闭环
“立园满园”勾画产业版图
电视剧《走向大西南》《一路向前》热播创下重大题材收视率新高;《司马相如》《少年英雄小哪吒》等多部纪录片、动画片登陆央视;电视剧《今天的她们》《川流》在浙江、湖南卫视热播;《好运家》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平均收视率第一……近年来,影视佳作、视听精品层出不穷。2025年春节档,《哪吒2》更是不断打破各项影史纪录。这背后,离不开成都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领域“立园满园”行动的有力推进。
在锦城湖畔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2》创作团队与特效公司仅百米之隔的“硬盘直传”协作模式,成为成都产业园区生态建设的生动注脚。作为“立园满园”行动的标杆园区,这里已形成从IP开发、特效制作到运营发行的完整产业链,聚集60余家企业,孕育出20余个头部IP。这种“地理集聚+生态共生”的模式,正是成都打造数字文创产业高地的关键密码。
除了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在成都,青羊区以演艺演出为产业体系“核芯”,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亿级文创园区;郫都区以“影视”为鲜明特色,奋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西部影视时尚之都”……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为引领,成都把视听产业纳入产业体系规划,继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产供销贯通融合,充分激发聚势赋能效应,培育更多的“镇园之宝”,挖掘更多的“明日之星”。
从政策赋能到生态反哺
“进解优促”激活创新动能
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生态,成都正常态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持续优化“文创通”等金融平台,组建文创产业基金集群,做强数字文创产业人才发展联盟,优化技术转移、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让广大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发展。
随着“进解优促”工作和“立园满园”行动的深入推进,众多精品创作跨界出圈,更多项目也将在成都落地生根。“今年《哪吒2》的爆火让我们看到了成都的可能性,预计后续我们还会陆续牵引更多的项目过来。”在26日举行的2025成都网络视听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后,作为此次签约方之一,壹同制作(成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经理王丹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筹备一部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未来将在成都进行作品研发、后期视效等环节。
从项目落地到全域联动
成都建设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地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而第十二届网络视听大会正式启幕前,3月26日,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1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总投资额达134.94亿元。
接下来,在本次网络视听大会期间,成都各区(市)县还将联动“多维发力”,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天府新区将聚焦微短剧新赛道举办专场推介,释放创作扶持政策;高新与大邑将联合推出“研发+制造”跨区域协作方案;简阳将瞄准人工智能领域举办人才洽谈会,提前布局产业人才储备,推动企业深度对接应用场景与载体资源,真正实现“一场活动、全域联动”。
据了解,今年以来,成都签约网络视听产业相关项目超100个,预计总投资额超500亿元,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成都将统筹各区(市)县、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主动出击做好目标企业全覆盖式跟踪服务,加速引进内容制作、智能硬件、数字技术等细分领域项目,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与辐射带动力。针对参会企业投资需求,定制“政策包”“载体包”“金融包”,邀请企业赴园区参加投资沙龙、场景考察,力争推动意向信息转化为在谈项目,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地。
用技术反哺内容,以产业赋能视听,期待网络视听和数字文创产业在这座城市拔节生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
来源:爱看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