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石台县出发,路过绵延的群山,约莫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汽车开始盘旋着爬上盘山公路,在山顶处,石台县新中村党总支书记任红伟指着山窝窝里的星罗棋布的乡间平房说:“那里就是我们村。”
从石台县出发,路过绵延的群山,约莫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汽车开始盘旋着爬上盘山公路,在山顶处,石台县新中村党总支书记任红伟指着山窝窝里的星罗棋布的乡间平房说:“那里就是我们村。”
任红伟自2014年退伍后,办过农场创过业,走出军营后扎根田间地头,将农副产品从山窝窝里卖到全国各地,先后获评“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从军营走回乡间
时间回溯至2014年。当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涌动,无数人踏上创业之路,任红伟也在人潮之中。
“留队晋升,还是去大城市奋斗?挣扎了不少时间,我还是想返乡创业。”任红伟告诉记者,每每休假回乡,看到村里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景象,内心总是难以平静,“在部队多年我已经有了不少养殖经验,就想着也为家乡做些什么。”于是,他和朋友合作,创办了石台县士兵兄弟养殖专业合作社。
创业的底气,来自部队的锻炼,也来自失败的教训。“在部队刚接触养殖时,领导让我养殖几千只鸡,结果因突然发病,全都陆续死亡了。”这件事促使任红伟养成了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从那以后,只要有空,他就钻进图书馆中学习各类专业书籍,奔赴各地考察种植经验。
“创业那几年,栽了不少跟头,但我相信,摔倒了再站起来就好了。”创业初期,任红伟也曾因急于求成、经验不足而经历过种植失败、从头再来,但他从不放弃。创业多年来,他引进10余种无花果,优选2个本地适配品种;杂交改良黑山羊,培育大架子羊;养殖绿壳蛋鸡,以生态喂养产出优质鸡蛋。随着农场壮大,他带动村民致富,招聘向困难群体倾斜,成立合作社吸纳周边农户,无偿帮扶困难户。目前,该合作社每天都有土鸡、土鸡蛋包裹发往长三角市场,助力15户农户年均增收近三万元。
任红伟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新中村风貌
办公室就是半个直播间
走进任宏伟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摆了半个桌子的农副产品,一架半人高的手机三脚架以及补光灯。
“你们随便坐,我昨晚还在这边直播,还没来得及收拾。”任红伟简单收拾桌子后,介绍起新中村的发展情况,“上世纪村支书带着村民们挖石头、开荒地,生生打出一条产业路。现在,村子里种茶叶,西瓜、红薯,啥都能种”,说到这里,任红伟不禁站了起来,“我带你们到地里看看。”
在新中村的种植地,阳光正盛,照着绿油油的红薯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任红伟提着锄头就跳进地里,拨开红薯叶后,只是简单刨了几下,一块儿红薯就冒出了“肚皮”。“再过一两个礼拜,这些红薯就可以收获、售卖了,现在还有些嫩”,他将这块红薯握在手中,轻轻一掰分成两半,汁水盈盈渗出。
“这是烟薯25,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品种。这一品种是经科学院研究并改良的,皮和肉质会更红,甜度是普通红薯的6倍,更适合于烤红薯和家庭的蒸红薯。”
任红伟告诉记者,新中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承包了茶园复垦的土地,进行小蜜薯、黑糯玉米、西瓜等农作物的种植,带动当地增收。农作物成熟后,任红伟还会在“一村人优选”“任红伟三农”等账号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将当地农副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任红伟介绍烟薯25
石台特色农产品/图源 石台融媒
走上“数字新村”新大道
“这是近两年新修的步道。”说话间,记者和任红伟登上一座茶山,指着四周平整的山间小径,他兴奋地介绍着新中村发展四季旅游的规划,“过去,我们虽然种茶,但没有形成品牌,有不少茶园没有完全开发、利用好。未来,我们计划发展春天采茶看花、夏季避暑品茶、秋季农事体验、冬季赏年货的四季模式,让新中村遇见更多新青年。”
这位青年村支书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直播带货、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也带来了村集体治理的新方式。
“我们提出了‘数字新中’这一理念,希望通过数字赋能,探索建立一条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任红伟介绍道,这一理念可分为四个板块:其一是数字办公,将村集体各项事务搬上“云”平台;其二是数字宣传,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类数字平台建立账号,宣传新中村旅游品牌及农产品;其三是数字营销,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最后是数字监管,在重要交通要点安装监控设备,保障村民安全。
“过去,我们在外的青年无法参与村集体各项事务。今年回家后,村里搭建了线上数字平台,解决问题、提出建议、事务表决等都方便多了。”新中村村民张政权说。
一直以来,任红伟带领着新中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产业要先行”的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从硒茶、硒米、食用菌到红薯,通过嫁接“数字新中”数字宣传及直播带货的发展模式,积极尝试和探索“数字经济+品牌农业打造”模式,推动乡村事业发展。“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我心里才是越来越有盼头。”任红伟笑着说。
任红伟在茶园接受采访
任红伟直播带货/图源 石台融媒
本网见习记者 陈璐
来源:安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