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动力电池行业陷入 “安全与性能平衡” 困局之际,吉利汽车旗下神盾金砖电池近期交出了一份颠覆性答卷。8 月 26 日,吉利通过直播披露,搭载于领克 10 EM-P 车型的神盾金砖电池,成功通过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主导的行业首个 “整车 + 整包” 带电六大串
在动力电池行业陷入 “安全与性能平衡” 困局之际,吉利汽车旗下神盾金砖电池近期交出了一份颠覆性答卷。8 月 26 日,吉利通过直播披露,搭载于领克 10 EM-P 车型的神盾金砖电池,成功通过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主导的行业首个 “整车 + 整包” 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标准,更彰显出吉利在电池自研自产领域的全产业链掌控力。
回溯技术脉络,神盾金砖电池的诞生源于吉利对电池业务的战略整合。今年 4 月,吉利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两大技术体系融合,形成 “神盾安全系统 + 金砖电芯技术” 的双核心架构。这一整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全栈自研实现从电芯到电池包的性能跃迁 —— 目前其产品矩阵已覆盖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三大系列,分别适配纯电与混动两大主流赛道,解决了不同场景下用户对电池的核心诉求。
从技术参数看,神盾金砖电池的性能优势堪称行业标杆。超级快充系列最高充电倍率达 5.5C,3 秒脉冲放电倍率更是飙升至 22C;高能量密度系列以 192Wh/kg 的能量密度、3500 圈循环寿命(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40%)站稳高端市场;超级混动系列则实现 11.5 分钟(SOC 80%-100%)的快充速度,末端充电倍率较行业提升 75%,21.02C 的最大放电倍率更是打破 “混动电池功率瓶颈” 的固有认知。而在安全领域,神盾金砖电池的表现尤为亮眼:自 2024 年以来,其电芯累计完成 6263 次测试、耗时超 4.8 万小时,覆盖 48 项严苛标准,其中 23 项测试要求超越新国标,更有 12 项为吉利独创企业标准。从 8 针同刺、真弹贯穿,到 36 吨坦克碾压,多项极限测试中 “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 的表现,使其成为业内首个实现 “军工级安全” 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
产能布局方面,吉曜通行已构建起覆盖 8 大基地的全国性生产网络,分布于浙江桐庐、衢州,江苏建湖,江西赣州等核心产业集群区域,计划至 2027 年形成 70GWh 产能规模。其中,衢州基地作为浙江首家、全国电芯行业首个 “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工厂”,具备 24GWh 短刀电池产能,整线设计效率达 24PPM(每分钟下线 24 颗电芯),并依托医疗级无尘环境、100% 自动化生产体系及 AI 质检模型,实现电芯质量 “零缺陷” 生产,为技术落地提供产能保障。
此次 “整车 + 整包” 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的通过,进一步验证了神盾金砖电池的场景适应性。测试中,满电状态的电池包连续经历 “带载动态腐蚀浸水、高温充放电、整车连续刮底、整车涉水刮底、整车颠簸涉水、带载外部火烧” 六大极端场景,且全程保持放电状态,高度还原用户实际用车风险。最终电池无安全隐患、整车状态正常的结果,背后是吉利三大核心技术的支撑:自研多粒径复配技术优化热稳定性与离子扩散效率,超轻薄高耐热隔热膜抵御机械与应力损伤,“分子装甲” 高安全电解液则确保极端环境下的结构稳定。
技术与产能的双重优势,已转化为吉利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动能。数据显示,2024 年 1-7 月,吉利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突破 85 万辆,同比增幅达 126%,其中神盾金砖电池的广泛搭载(覆盖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等品牌)是关键推手。在行业从 “政策驱动” 转向 “技术驱动” 的新阶段,吉利通过神盾金砖电池构建的 “安全 - 性能 - 产能” 护城河,不仅重塑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竞争格局,更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争夺话语权提供了新范式。
来源:未来汽车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