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巨头财报透露了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6:17 3

摘要:今年的外卖大战激战数月,“外卖=美团”这个打造了多年的牢固心智,已被彻底打破。合计烧了数百亿的三家,也通过近期财报,进行了首轮的战绩结算。


最近黑板君点外卖时开始变得犹豫:该打开美团、京东还是淘宝下单?

今年的外卖大战激战数月,“外卖=美团”这个打造了多年的牢固心智,已被彻底打破。合计烧了数百亿的三家,也通过近期财报,进行了首轮的战绩结算。

4月率先发起百亿补贴的京东,新业务运营亏损为147.8亿元,环比亏损剧增了134亿元。

被动还击的美团,经营利润仅剩2亿元,同比暴跌98%;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运营利润只剩37亿元,去年同期还有152亿元。

5月上线淘宝闪购的阿里,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下滑18%;其中中国电商集团业务经调整EBITA为383亿元,同比下滑21%。

三家对比,后来者阿里反倒是受影响最低的一家。虽然也有参战晚的影响,但阿里蒋凡公布的最新数据也足够惊人:

8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可以说是“再造了一个美团”;同时,通过入驻淘宝闪购,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高达25%。

也难怪各自公布财报后,阿里是唯一出现股价增长的公司,次日美股暴涨12.9%。

图源:AI生成

这也好理解,刘强东发起外卖战,在建立平台上花费了成本;美团主营被狙击,被动防御付出不小;而阿里鸡贼的是,把饿了么引流电商平台。至少第一轮的账,盘清楚了。

当然,这场大战也没这么简单。

01

哪家烧钱最多?

相信大家还记得,三大平台此前烧钱烧到“0元购”。各家线下店,特别是餐饮店,忙到做不过来,甚至有店员都被弄哭了。

这么夸张的内卷式竞争,明面上在8月暂告一段落,那么哪家烧钱最多呢?

先说京东。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上线,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正式开启外卖大战浪潮。

据财报,京东第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净利润仅有74亿元,同比减少高达48.97%;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50.8%。

分业务看,零售的经营利润是139.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8%;物流的经营利润是19.6亿元,同比减少10%;而包含外卖的新业务经营亏损高达147.8亿元!

换句话说,京东这个季度赚到的钱,几乎都烧进外卖了。即使期间有要求商户也承担部分补贴,但一个季度也稳稳烧掉了上百亿元。

图源:京东财报

再说被动应对的美团,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7.7%。

然而,美团经营利润仅为2.26亿元,同比下滑98%;经调整净利润也仅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89%,环比少赚了121亿元。

至于4月30日才上线淘宝闪购的阿里,第二季度总营收达2476.5亿元,同比增长2%;剔除已出售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0%。

而它的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达到335.10亿元,同比下降18%;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

特别是阿里的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147.78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整体营收增长。

可以说,美团和京东烧了个旗鼓相当,因为京东从0开始扩展,相信在基础设施、人员招聘上花了更多的钱。

但阿里就神奇了,虽然参战时间是短一些,但是烧钱规模看起来不到百亿,即时零售业务收入还增长得不错,难怪也是财报发布后,股价能涨。

烧掉这么多钱,三家的战略目的达到了吗?

02

攻守态势如何?

都说烧钱抢市场,在京东入局前,据交银国际研报,2024 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65%,饿了么为 33%,其他平台合计2%。

据京东官方,可以说从0开始的外卖业务,二季度日订单达2500万单,进驻350个城市的超150万商户。据6月艾瑞数据,京东已经占据全国外卖市场超31%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在6月17日刘强东接受采访时强调:“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包括我们今天做的外卖,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在他眼中,前端卖饭菜可以不赚钱,重要的是靠供应链赚钱。

在二季度财报会上,京东高管也披露,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过40%,平台用户购物频次同比提升超40%,理由也归功于秒送业务放在京东APP中,对整体订单的提升。

在这方面,阿里巴巴也是同样的逻辑。

据他们披露,8月前三周淘宝闪购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高达25%。

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8月周平均日订单量为8000万单。要知道在外卖大战前,美团的平均日订单量也差不多这个数。

图源:美团社媒

至于防守的美团,APP月活跃用户也突破5亿,7月份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粗略从日均订单量比较,淘宝闪购追近了美团,京东秒送达成战略目标后似乎没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虽然美团头马的位置仍然稳固,但防御确实付出了一些代价。

除了利润断崖式下降,曾经设置的“2025年日订单量1亿单、单均盈利1元人民币”目标较难实现。

本来,美团在一家独大的市场稳步提升单价和利润率。但当两家电商巨头杀入它的基本盘,美团的盈利模型就受到极大冲击。

也难怪发布财报后,美团港股急跌12.55%,资本市场已给出了答案。

03

外卖不是简单的流量生意

随着8月三家财报的出炉,三大平台也同步发声,承诺抵制恶性竞争,可以说即时零售的第一轮合战,已经暂时降温。

但对于三家而言,万亿级的即时零售风口,仍会持续投入进行竞争,但又各有侧重。

美团在烧钱防守的同时,截至二季度,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5万家闪电仓。

30分钟送万物,近场模式仍是它的重点。

淘宝闪购接入闪电仓同样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其中25%供给来自阿里生态的供应链。

蒋凡更预测,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GMV增量。

相比美团基于自身核心盘的扩张进化,阿里更期待将远场的电商和近场的闪购做结合,让融合的淘宝APP实现更高频的打开和订单成交。

图源:淘宝社媒

相较之下,京东却有自己的战略步伐。

6月公布了2500万日订单后,京东就没继续披露数据。

相对的是,在7月,京东推出七鲜小厨,正式入局生鲜供应链。

要投入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并计划3年内投入超百亿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

简单而言,京东要自己做非堂食的外卖门店,通过“科技+供应链”模式,打造明厨亮灶、24小时直播的厨房,依靠20块钱以下的新鲜现炒外卖,规范外卖市场。

有人在加深加厚护城河,有人在尝试“1+1>2”的战略融合,有人在挑战依靠自己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不论如何,即时零售风口争夺战,第二轮已悄然展开。

来源:商业黑板报

相关推荐